中医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伟 时间:2017-02-28

  2.2  中医理论的发展问题

  2.2.1  发展的意识1948年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很多人就宣称中医是系统论,用系统论的特点来论证中医学的科学性。众所周知,中医理论的一大特色即整体观。整体观等同于系统论吗?二者一致吗?笔者一直认为,中医理论应该不是系统论完美的代表。整体论、系统论二者之间还存在着差异[2]。比如系统论没讲“黑箱理论”,没讲“模糊性”。把精力放在拿现代科学理论来解释自己,只想着解释,不想着客观评价自己的缺点,在比较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用别处的知识体系来弥补这些不足。这也是受中医理论内核的影响,只思辨不行动。

  2.2.2  发展的定位中医现代化包括的范围很多:中医理论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中医方法论现代化等等。只要在任何一方面有所突破,都能对整个中医的现代化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理论体系的支架。但事实上, 中医发展了数千年,无数的学者经过不懈的努力来探讨中医各种发展的可能,但它理论和技术上还是没得到很可观的进步,这是个客观现实。
   
  很久以来有一种思潮,过分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也是中医现代化一个有益的尝试,能结合最好,不能结合也不能说明中医不科学,不能把西医当成判定中医科学与否的标准。中医、西医二者是医学领域中的两个学派[2]。各有优缺点,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又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没有一个医学学派可以完美到作其他医学学派科学与否的标准。不能把精力和眼光单纯放在中西医结合这一个点上。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交叉的圆,人们只看到西医有很多内容是中医没有的,没看到在中医、西医两个圆之外还有很大的空间是中医和西医都没有探求的地方。我们完全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那个未知的大空间里发展中医,加深对中医理论的认识,解决临床医学中更多的疑问,将中医学这个圆向未知的领域无限扩大,自然也能达到发展的目的。

  3  中医现代化思路
  
  发展中医,把其内在的科学性和临床优势展现出来是关键。

  3.1  在哲学思想层面上现代科学包括现代西医学,它的发展伴随着漫长的科学思想史。现代科学的进步很多是以哲学思想的变革为突破点的,并在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有更多现实意义上的创新。哲学和科学是一个良性的相互促进。中医学理论来源于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并且从产生到现在,过分依赖这种朴素的哲学,缺乏更深刻的创新,也没有和其他科学理论有过成功的结合。
   
  一切事物都是在否定之否定的线路上螺旋式发展的。西方科学在近几百年的还原论发展后,转而走向了宏观、系统论的路子。现代很多科学思潮的出现,正是反映了这一回归路线。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混沌学理论等,更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在拿来的过程中,不断相互碰撞和摸索,找出中医理论发展的突破点,从哲学思想层面上进行有意义的探索或尝试。

  3.2  在科学技术层面上西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能迅速接纳、吸收现有的任何对它来说有用的知识和技术。它的实验室技术如各种试剂,诊断技术如CT 、X线、 B超, 治疗技术如支架、肢具等都帮助西医学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西医学紧接着提出了循证医学概念,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3]。这些都给中医的发展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如何将现有的科学技术为我所用,或发明、制造出符合中医特色的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何足道.中医存亡论,第1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95.

  [2]祝世讷.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3.

  [3]李廷谦.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第1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9.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