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的病因分析与中医外治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2-28
痔,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肠管皮肤下静脉发生扩张,屈曲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义称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说文解字》中称:“后病也。”《增韵》中称:“隐疮也。”现代称的痔一般是指肛门直肠生痔而言。分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明代《外科正宗》说:“不论老幼男妇皆然,盖有生于肛门之内,又突于肛外之傍。”一般而言,肛门病症需内外并治,有的还要进行手术治疗,以专科诊治为主。
1 病因病机
痔的发生是因为局部刺激和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加之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酒色过度,湿热内生,下注大肠所致。或久泻久痢,久坐久站,久忍大便,妇人妊娠,负重远行等,使关格壅塞,气血纵横,经络交错,气滞血瘀发为痔疮。机体内部的调节失常,气血亏损,气虚下陷,阴阳失调,气血循行不力,发生郁滞、回流不畅,局部瘀血。六淫乘虚入里,特别是风、寒、湿、燥、热等邪入里,引起内风、内湿、内火、内燥、内寒、肠胃受伤,产生湿热,导致血脉不行,经络交错,湿热下注肛门而生病。现代医学观点讲久坐、久站、负重远行、重体力劳动都可使肛门血液回流受阻而瘀滞成痔。病理性原因造成痔病的发生。凡患痢疾、慢性肠炎、心、肾、肝病、门静脉系统病变、腹腔肿瘤、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膀胱结石、肺气肿等,都可成为痔疮发生的原因。习惯性便秘者,久蹲厕所,或久忍大便者,常致肛门充血、受压造成肛门静脉曲张,或直肠黏膜与肌层分离,松弛脱出。不良嗜好,饥饱无常,饮食过量,过食辛辣厚味,醇酒炙煿等,损伤肠胃,使大肠积热,湿热下注肛门。妇人妊娠致关格壅塞,经脉流溢,渗漏肠间而发痔疮。营养不良,形体消瘦,静脉壁薄且弹力差,肛门括约肌松弛,血管周围组织松弛,无约束力,使肛门静脉丛极易扩张成痔。
2 外治法
2.1 内痔 适用于各期内痔及内痔嵌顿、肿痛、出血等证,常用的有熏洗法、外敷法及塞药法等。
2.1.1 熏洗法 以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或用毛巾蘸药汁乘热敷患处,冷则更换。具有消肿止痛、收湿止痒等作用。常用五倍子汤、苦参汤。或大黄、威灵仙、艾叶、明矾、冰片(后入),煎水乘热熏洗坐浴。
2.2 外敷法 以药物敷患处,可起消肿止痛、止血生肌作用。如如意金黄膏、三黄膏、九华膏等,或将药物制成栓剂,塞于肛内,其效更为满意。如消痔栓、九华栓等。
2.3 塞药法 将药物做成锭剂或软膏,如化痔栓、止痛消炎栓、痔疮锭等,纳入肛内,起到化痔,消肿,止痛,止血作用。
2.4 手术治疗
2.4.1注射法 是目前最常用的内痔治疗法,用枯痔的药物,使痔核硬化萎缩或坏死脱落,以达到治疗作用。适应证:I、Ⅱ、Ⅲ期内痔,混合痔内痔部分,内痔兼贫血者;禁忌证:外痔、内痔伴肛周炎,腹泻,肺结核,高血压,肝、肾、血液疾病以及内痔由肿瘤引起者。操作方法,术前嘱病人排空大便,或灌肠一次,然后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将内痔牵出肛外,并以左手食、中指拉紧,固定,常规消毒,右手拇、食指捏住枯痔钉的尾段,距齿线上0.3~0.5cm处,沿直肠纵轴成25~35°方向行旋转插入痔粘膜下痔核中心,一般深约lcm,插钉多少视痔核大小而定,一般每痔一次插入4~6根,间距0.3~0.5cm,剪去多余的药钉,但应使钉外露lmm,才能保持固定和防止插口出血,然后将痔核推回肛内,同时塞入黄连膏,约7天左右痔核萎缩脱落,伤口逐渐愈合。
下一篇:腹胀的诊断与辨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