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间质瘤患者报告的病理诊断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2-28
1.例1.患者,女性,70岁,因发现左侧腹部肿块5年,伴乏力、食欲不振、心悸一周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肿大,心肺无阳性体征,腹部平坦软,左侧腹内可触到一肿块,大小约7cm×7cm。质地中等,能活动,无触痛。B超提示左侧腹内实质性占位病变。临床以腹内肿块剖腹探查予以手术。术中见屈氏韧带下5cm处空肠壁有一肿块,向肠壁浆膜面突出,直径约8cm。遂行肠段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送检标本为小肠一段,长11cm,肠中段见一肿块,大小为7cm×7cm×6cm,肿块位于肠壁肌层并向浆面突出,相对应肠粘膜未见明显异常。肿块包膜完整,境界清楚,表面有结节状突起。切面质地细腻灰白与暗红交织,部分似鱼肉状改变,局限区已囊性变及出血、坏死。镜下检查:肿瘤细胞呈轻度异型性,部分区域呈旋涡状或不规则排列,偶见核分裂像。部分区域肿瘤组织出血变性及坏死。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ctin(+),NSE(+),SMA(±),MG(-),MBP(-),Vimeutin(+),Desmin(-),S-100(-)。病理诊断:空肠恶性间质瘤。
2.例2.患者,男性,38岁,因反复解血便二年余,再发一天入院。人院体检:贫血貌、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肿大。心肺检查无阳性特征,腹软,外观平坦,未触及明显实质性包块。曾作胃镜、纤维结肠镜检查均未发现出血病灶。肠系膜动脉造影检查也未发现异常。临床以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而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探及空肠中段肠壁有一5cm×4cm肿块,向浆膜面突起.考虑空肠平滑肌瘤,予以肠段切除送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送检标本为小肠一段,长14cm两端周径分别为5cm及5.5cm。肠中段见一肿块,大小为4cm×2.5cm×3.5cm,肿块位于肠壁肌层,向浆膜面突出,相对应肠壁粘膜平坦,皱褶减少,局限区有一溃疡1.5cm×1cm。肿块包膜完整,境界清楚,剖面淡粉红色,质地细腻,部分似鱼肉样。镜检肿瘤细胞形态基本同例1。病理诊断:空肠间质瘤(低度恶性)。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简称GIST)是一种来源于原始间充质细胞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部分肿瘤可伴有局部平滑肌或神经鞘细胞分化。GIST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出血、梗阻、疼痛及腹部包块等。好发部位依次为胃体、胃窦、贲门、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直肠、结肠。临床上约有1/3的病人可在内窥镜下偶然发现。GIST大小不一,小者仅1cm,大者可达20cm以上。良恶性标准的判断,纪小龙教授提出判断GIST的恶性指标可分为肯定恶性指标和潜在恶性指标。由此可分为良性间质瘤(无恶性指标)、潜在恶性间质瘤(仅具备1条潜在恶性指标)、恶性间质瘤(具备1条肯定恶性指标或≥2条潜在恶性指标)。肯定恶性指标包括组织证实的转移;临近器官的浸润及出现脂母细胞、软骨缅胞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样区域等三条。潜在恶性指标包括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细胞密度对生长是否活跃,间质瘤中是否出现小细胞腺泡状结构或细胞,肿瘤中心有否明显坏死,非整倍体DNA含量是否增高等七条。金行藻提出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密度、结构、肿瘤体积的大小,核分裂像,有无转移或粘膜侵犯,有无坏死及生长部位等因素加以鉴别。鲁香风等学者提出可以根据光镜及免疫组织标记分成4型来加以鉴别,即(1)典型平滑肌瘩desmin(+),S-100(-);(2)梭形细胞型 desmin(+),S-100(+),(3)圆形细胞型demin(-),S-100(-),(4)肉瘤型desmin(-),S-100(-)。前3型均为良性,第4型为恶性胃肠间质瘤,其生物学特性与传统的平滑肌肉瘤相似。本文在例1肿瘤体积大且伴出血,坏死囊性变,免疫标记S-100,desmin均呈阴性,故诊断为恶性。例2虽然镜下肿瘤细胞与例1相似,并侵犯相对应肠粘膜,但大小仅4cm×2.5cm×3.5cm,且无远处转移及临近器官受损,故诊断为低度恶性或称潜在恶性间质瘤较为妥当。GIST预后及治疗应根据其部位及良恶性而分别对待。金行藻报告GIST 5年生存率50%~60%,10年生存率35%~43%。恶性GIST当发生在胃对比发生在小肠预后好。10年生存率,胃为95%,小肠为17%。治疗上如是良性或低度恶性,手术范围上可保守些。而恶性GIST则常需要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
上一篇:胃癌根治术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