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理论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7-02-28

  3 调补冲任,燮理阴阳

  3.1 《金匮要略》经方的启示 《妇人杂病》篇载:“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方中川芎、当归、白芍、吴茱萸、阿胶、半夏、麦冬、甘草调补冲任;桂枝、生姜、人参温经散寒;丹皮、当归、川芎祛除冲任之瘀滞。温经汤是以调补冲任,散寒祛瘀的功效治疗妇人年五十所,冲任虚寒而兼有瘀血之证。既有桂枝汤调和阴阳、调节寒热的作用,又有麦门冬汤的补益润燥之功,吴茱萸汤的补虚散寒之效。笔者以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机恰是冲任虚损,阴阳失和,由此确立调补冲任,燮理阴阳法治之,灵活化裁其效果明显。本方既适用于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对某些男性更年期患者,治以温经汤加减亦可获效,足见调补冲任,燮理阴阳法值得研究。其他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酸枣仁汤、奔豚汤等均有其临床价值。

  3.2 后世辨治的发展 从《金匮要略》肾气丸衍化为六味地黄汤、知柏地黄汤、杞菊地黄汤、麦味地黄汤、归芍地黄汤、左归丸(饮)等,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本病之肾阴虚证;而肾阳虚证常以肾气丸、右归丸(饮)化裁;属肾之阴阳两虚证者多用二仙汤治之。二仙汤是张伯讷教授于上世纪50年代针对更年期综合征的复杂性而研制。方由仙茅、仙灵脾、当归、知母、黄柏、巴戟天组成。笔者在临床中体会,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天能补冲任之虚;知母、黄柏可清冲任之热。若在此方中酌加具有补冲脉之功的鳖甲和滋任脉之效的龟板,其疗效更佳。临床实践可以说明,调补冲任法确实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治法之一。

  3.3 妇科常用中药举隅[5] (1)冲脉用药:冲脉之病,常以气机郁逆,日久致血海瘀滞。调冲之药具有理气调冲和治血调冲两类,如:川芎、赤芍、丹参、茜草、泽兰、香附、柴胡、郁金、川楝子、元胡、乌药等。冲脉之虚,因气虚不能敷布精微,血虚不能流溢血海,精虚不能涵育神机,故补冲之药有补气、补血、补精之分。如:甘草、小麦、大枣、萸肉、当归、白芍、枸杞子、阿胶、肉苁蓉、巴戟天、鳖甲等。其他尚有固冲、平冲、安冲、清冲类中药。(2)任脉用药:热者清之。虚热偏盛,伤阴动火,当坚阴清火,以清任脉之热。如:生地、知母、黄柏、白薇、地骨皮、玄参等。具有滋任育阴功效的常用药有:龟板、熟地黄、旱莲草、女贞子、麦门冬、制首乌、桑椹子、菟丝子等。任脉以通为和。通者,推陈致新,祛其闭塞之意。通任之药如鸡血藤、牛膝、桃仁、红花、山楂、大黄、五灵脂、莪术等。其他还有温任、固任以及因久病必瘀成癥者,又需破血消癥、软坚散结之药。

【参考文献】
   [1] 邱茂良.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

  [2] 罗元恺,郑国平.以补肾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1990,5(2):25.

  [3] 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4.

  [4] 夏桂成,谈勇.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夏桂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5:147149.

  [5] 汤叔良.女科方药指要[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726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