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痧症医籍系统考
【摘要】 随着“痧”的概念的演变,清代痧症医籍呈现了前期少而精、中后期多而滥、末期罕有新作的特点。虽然痧症医籍曾一度大行于世,但从内容来看,几乎均演化自前中期的五大著作:《痧胀玉衡》、《痧症全书》、《治痧要略》、《痧症指微》和《急救异痧奇方》。其中,《痧症全书》是在《痧胀玉衡》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治痧要略》则是《痧胀玉衡》的节要本。
【关键词】 痧症医籍 痧胀玉衡 痧症全书 治痧要略 痧症指微 急救异痧奇方 中医文献学
“痧”是具有中医文化特质的一个病证。“痧”与刮痧疗法,为我国民间所熟悉,却难以跻身于中医大专院校教材之中,原本是治疗用的刮痧法,于20世纪末又神奇地被包装为现代都市的时髦保健疗法,更重要的是,其疾病史本身又可谓跌宕起伏。鉴于种种矛盾与曲折,“痧”成为一个形成于华夏文化氛围中的鲜活的疾病史个例。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痧”的历史大致可划分为沙虫、沙病、痧胀三个阶段:“沙虫”以中射工、沙虱毒为代表;“沙病”记载首见于南宋,为一组症状,通过刮擦皮肤引起局部出现沙粟状的红色瘀点,俗称“得沙”;“痧胀”兴起于清代,范围急剧膨胀,基本成为疫病和不明疾病的大杂烩。直到清初,“痧”还是很不起眼的民间小病种,然而此后“痧”急剧扩张,一度形成“无人不痧,无症不痧”[1]的状况。最后在清末衰落,20世纪中又逐渐回归“沙病”[2]。
“痧”在清代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演变过程。与此相应,研究痧症的专著——痧症医籍的市场温度也出现大起大落、冷热交替。
《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以下简称“《联目》”)特设“痧胀霍乱鼠疫”一节,这自然大大方便了原始文献的搜集查找。但由于痧证发展史的特殊性,许多文献的著录尚存不妥之处,既有写作年代的讹误,也有书名与内容的舛错。如该节的首书明·穆世锡《穆氏家传痧症辨疑全书》乃儿科痧疹(即麻疹)全书,与清代“痧胀”风马牛不相及。第二部书《痧疫论》则是道光三年(1823年)胡杰(云溪)重订王凯《痧症全书》时附录的自家著作,被误传为清初林森之书。第三部《痧胀玉衡》才是清代痧症医籍的奠基之作,为清代五大痧症医籍之首。
五大痧症医籍概述
清代痧症专著始自清初郭志邃(右陶)的《痧胀玉衡》。该书原为三卷,初刻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卷上为痧症理论,卷中列各痧症状,卷下载治痧方药。康熙十七年(1678年),郭氏因“年来痧之变幻,更有隐伏于别病中者,伤人最多,非惟世所罕识,尤余前书之所未及”[3],故又续编此书,别为后卷,再刊时并入前刻。是以全书共四卷,前三卷涉痧50种,后卷又增入36种。本书建立了痧症的理法方药体系,是痧症的奠基之作。
康熙二十九年(1890年),第二部痧症文献《痧症全书》付梓。作者王凯(养吾),毗陵(今江苏常州)人。自称其术得自于深山野人林药樵,故或著录此书为“林森(药樵)授”。它的初刻本即为张仲馨订本,时称《晰微补化全书》。正文分两卷,卷上为痧症理论,卷下为诸痧症治方药。
郭、王两部著作的关系,是一桩陈年公案。王孟英的祖父王学权即云:“更有王养吾者,将郭氏《痧胀玉衡》窃为己有,假托深山野人之秘授,编其原方为六十四卦,未免伤及事主。而沈芊绿不察,采入《尊生》;何丹流受愚,重灾梨枣。案虽未破,君子病之。”[4]
客观地说,《痧症全书》的写作的确是建立在《痧胀玉衡》的基础上,理论部分等也确实多处有抄袭的嫌疑。但是,王氏也有自己的创见和贡献,特别是他将郭氏杂乱无章的各痧分为正痧、变痧两类,系统归纳为各36种,其中变痧包括痧胀的兼症、类症、变症,使痧症的子病名框架顿时明晰许多。其书传播甚广,清代后期痧症文献对痧症的分类、病名等多宗此书。
大约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或稍后,李菩(东白)作《治痧要略》,是为清代第三大痧症医籍。该书摘取《痧胀玉衡》的15种痧症,又补充“斑痧”1种,大幅度的砍削使本书具有方便实用的特点,故广受欢迎。在此之后,清代亦有大量节要类痧症医籍出现。从此种意义上讲,该书可称为节要类痧症文献的创始者。
最迟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第四部重要痧症专著《痧症指微》完成。该书为天台僧普净著,毗陵奚佳栋述,逸士邱天序辑。但该书至道光二年(1822)才得以梓行。原书不分卷,主要为各痧证治,按病位和病势分类,分为上部痧(20或19种)、中部痧(15种)、下部痧(20或19种)和大痧症(16或18种)。其中,大痧症为痧症中之最重者。书前仅两篇理论,“奇经八脉总论”理论主要来自《难经》,“治痧当明经络”来自《痧症全书》。
约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成书的《陈修园医书二十一种》收入了《急救异痧奇方》(又称《急救奇痧方》)。该书传诵一时,收录54种痧症。与上述诸书不同的是,该书多将症状拟物化,并以其肖似物命名,如乌鸦痧、蛇痧等。在同类书中,“痧”或写作“翻”、“挣”。从其学术意义来说,此当为清代第五大痧症医籍。
至此,清代五大重要痧症专著俱已现身,时光亦早已步入清代中期。新疫病(真性霍乱等)的来势汹汹,使众多医家措手不及。清代青浦名医何其伟(书田)感慨说:“自来厉气与正气并行于一气之中,故感而患痧者,无岁不有,亦无时不有。”[5]为了应对时隐时现的旧疫病和前所未见的新疫病,社会的第一反应是翻刻旧痧书,以解燃眉之急。在翻刻过程中,若不甚满意原作,也有人会根据当时情况,稍作改编,或将数书合刻,或汇萃重编,使这一时期痧书大行于世。然而这些后续的痧书,多从上述五大痧症医籍演化而来。
痧书的翻刻与改编
本节对翻刻的痧书,重点辨析那些容易混淆的内容。例如有些书籍虽然名称不同,但实际上却是同一旧痧书的翻版。《痧症全书》衍生之书就是典型例证。
1.《痧症全书》的翻刻与改编
清代五大痧症医籍中,翻刻次数最多(20余次)的当属《痧症全书》,尚不计合刻本和被他书改编后重梓的次数。根据《联目》对现存版本的记载,可以看出,《痧胀玉衡》的早期影响力要大于《痧症全书》,其证据是国内康熙间刻本的大量存在,且分布地区甚广。同时,日本从享保八年(1723年)到宽保元年(1741年),就有4种《痧胀玉衡》早期的刻本的存在[6],这足以说明其在邻国日本的影响。而《痧症全书》从嘉庆三年(1798年),也就是删减版的《痧症全书》付梓以后,就成为大热门。其中何汾(丹流)当居首功。他把一个繁冗复杂且有抄袭嫌疑的本子,改造成一个简明扼要、井井有条的实用之作,使《痧症全书》的影响远超《痧胀玉衡》。《痧胀玉衡》在清代中后期仅有4次明确的刊刻纪录[4]。《痧症全书》自问世以来,经数十次翻印,其间或改编删订,或变更书名,其形式、内容屡经变迁,版本流传错综混乱,致使该书原貌渐失,形成几个版本系统[7],造成书目著录的混乱,影响到对该书传承脉络与学术源流的了解。
沈金鳌(芊绿)《沈氏尊生书》(1773年)卷二十一“杂病源流犀烛”实际上是清初王凯的《痧症全书》。此后冯敬修将《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改编后而单行,名为《痧胀燃犀照》。
道光六年(1826)的金华重刊本《痧胀名考》(又名《痧胀原由》,或误作《痧眼原由》)也是从“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而来,是窃名单行本,且堂而皇之署名“钦命太医院正堂镜湖氏钱松著”[8]。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又被单行,书名《痧胀源流》。可见《痧症全书》已存在许多同书异名现象。
2.《痧胀玉衡》的翻刻与改编
《痧胀玉衡》同样存在翻刻与改编问题。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汉邑徐东皋梓行《治痧要略》一书。该书包括理论和方药,并无具体痧症的治疗,据载乃明末清初欧阳调律集著,清·汉南罗星六抄授。但该书编写过程中亦参考了李菩的同名之作,如“焠痧斑法”即与李氏“论痧斑”文字相同。而且其中很多内容看起来像是《痧胀玉衡》的另一节要本。时隔百余年,其中哪些内容是欧阳氏原有,已无可考。
最迟至嘉庆末年(1820年),宁慈盛朝扬辑《痧胀玉衡摘要》付刻。该书更为简洁,只选用了《痧胀玉衡》“易为人所晓者,并参以各书所载良方”[9]。故除理论部分大大压缩外,诸痧只选取6种,方药也只保留便用七方和绝痧方。另附试痧与治痧秘方。
道光元年(1821年),《治痧症穴法要诀》(简称《痧症要诀》)问世。此书系“暨阳陈氏秘本,相传已久”[10],由陈氏后裔陈汝銈付梓。该书分44痧,分别绘图说明针刺的部位或穴位。图后或附文字说明,讲述该痧的症状、病因病机或内服方药,内容多采自《痧胀玉衡》。
3.《治痧要略》的更名与衍化之书
道光元年(1821年),高杲(亭午)著《治痧全编》。此书虽名为增著郭右陶之书,但自序中云:“今年秋得乡先辈手抄珍藏郭右陶先生所著《痧症要略》一卷,徂来朱蓼庄先生参订。”[11]而李菩之《治痧要略》雪鸿堂刻本书名便是“蓼庄参订治痧要略”,正与之相合,高李二书内容又大同小异,因此,李氏之书很可能在流传过程中,又更名为《痧症要略》。
道光元年(1821年),马骧(裕庵)刊行《痧症发微》,此书底本即为李菩之《治痧要略》,只是书名已变。该书亦被收入光绪年间抄本《痧疔济急合编》中。
同治十二年(1873年),胡凤昌(云谷)根据《痧症发微》,“裒多益寡,并举生平所目见耳闻得心应手者”[12],辑成《痧症度针》。该书加入了不少个人观点和总结性文字,并注出了部分痧症的别名,试图将异名同痧进行合并。如番沙即黑痧胀,故又名黑痧。共记录18痧。
此外,此期还有虞山东徐墅徐惪銈所纂之《治痧要略》,亦即李菩之同名之书。
4.《痧症指微》的同书异名
抄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的《痧症秘传歌诀》的主要内容就是《痧症指微》,歌诀只有4首,是根据上、中、下部痧及大痧症的子病名编缀而成。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周国瑞刊《痧症针刺法》,即《痧症指微》。
此外,《痧症指微》还以书名各异的抄本形式流传于世,如《挑痧指穴》、《痧症摘要》等,传抄年代均已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