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初诊处方的用药分析
在治疗上主要以养肝、平肝、熄风为主,通过滋阴、养血、平木、培土来熄风。笔者将频率最高的前20味药分析可见(详见表1),补肝肾滋阴药物占了最大部分,其次为培土的药物,其次为养血活血,及清热平肝。其中石菖蒲为清热化痰类药物,而附子为温阳药,还有回阳救逆的药物。这体现了中风病中兼有痰热之象,临床时可以加用清热化痰的药物。而中风为内科急诊,或有阴虚阳脱之象,病急则当温阳以回阳救逆。表1、前20味药物的功效分类
2.两两药物的相关性分析
在前14味中药的两两相关分析中,我们发现枸杞与归身、枸杞与苁蓉、枸杞与熟地黄、枸杞与牛膝、枸杞与菊花、天麻与归身、石斛与远志、归身与白术、远志与熟地黄、人参与白术、苁蓉与熟地黄、白术与黄芪、熟地黄与牛膝,成正性相关,即常常相伴出现。
枸杞为最高频率的用药,其味甘性平,归肝肾两经,补肝肾,为叶天士治疗中风的主药。枸杞与归身、牛膝相配,滋阴补肝肾,养血、活血,可用于肝肾亏虚兼有血虚、血瘀者,牛膝又能引血下行,引上炎的肝火下潜。枸杞与苁蓉、熟地黄,相须相济,滋阴补肝肾。枸杞与菊花相配,则为滋阴兼以平肝的经典组合。
白术与归身、黄芪、人参均为补气药,可以相合使用,共同作用以培土熄风。熟地黄与苁蓉、牛膝相配,以滋润补肝肾。熟地黄与远志相配,可以补肝肾又能宁心安神,袪痰开窍。天麻与归身相配,天麻平抑肝阳,袪风通络,归身养血,两者相合达熄风通络的作用。石斛与远志相配,石斛除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外,尚有补肾养肝明目及强筋骨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云:“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为补中强肝肾的佳药,远志袪痰开窍,两药相用可通肾气,交通心肾。
相关性高的药物相配均能体现出叶天士用药兼顾滋阴、培土、养血、平木的治疗原则。
3.各类药物的聚类分析
将前28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8类药物,根据用叶天士“阳化内风”的理论与及治疗原则进行分析如下。
第一类:蜜、熟地黄、牛膝、苁蓉、菊花、枸杞子,以滋阴补肝肾,降气潜阳药物为主,是叶天士治疗中风的基本药物。第二类:橘红、胆南星、石菖蒲、生地黄、元参、连翘心、羚羊角,本类药物以清热化痰药物为主,以清肝火,化痰,袪风。说明“肝阳化风”的治法在滋阴的原则中尚有清热化痰的部分。第三类:麦冬、五味子、大枣、炙甘草、人参,以补益收涩药物为主,培土以熄风,培金而平木。第四类:附子、黄芪、白术、桂枝、远志,以性温为主,这类药物在“阳化内风”的理论中看似不适用,我们认为可以用于中风的急性期阳脱之证,以回阳救逆。第五类:归身、天麻相配,天麻平抑肝阳,袪风通络,归身养血,两者相合起到熄风通络的作用。另外,茯苓、石斛和桑叶各自归为一类,我们可以认为这3味药物可以普遍地适用于各种证型。
评 价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初诊处方用药进行研究,分析叶天士用药特点和配伍规律,同时也能让我们深入地理解叶天士“阳化内风”的中风理论。本研究采用了基于客观,数据的研究方法,为古代医案的整理提供了一种思路。
由于,古代医案往往存在着记录过于简略、药物术语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给统计和分析带来较大困难,在资料的整理、归类时难免会有主观性问题出现。而且古代医家所记录的病案数量偏少,使用统计学处理,往往面临样本量偏少的问题,难以作出有效的统计推断。故我们得出的结论应该结合临床实践加以验证和评价。
【参考文献】
1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2 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