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便秘的中医辨证与治疗体会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通滞。
方剂:六磨汤和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用: 木香10g,乌药15g,沉香10g(后下),槟榔15g,柴胡10g,白芍30g,枳壳8g,白术15g,栀子12g,大枣6g,酒炒大黄8g。
水煎内服,每日1剂,日服3次,每次200ml,连用3~5剂,即见显效。
2.2 气秘(气虚) 主症:气短,气少懒言,大便秘坠,临厕时便急隆,但努挣无力、久蹲难解、甚则汗出,便后乏力,面色白光白,舌质娇嫩,苔薄,脉沉虚无力。
治法:补中益气,润肺通便。
方剂:补中益气汤和黄芪汤加味。
药用:黄芪60g,党参40g,升麻8g,柴胡12g,白术20g,当归15g,郁李仁20g,大麻仁20g,陈皮20g,生地黄20g,大枣6g。
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200ml,连服2~3剂见功。
2.3 血秘(血虚) 主症:大便秘结而硬,头晕,眼花,乏力,面色无华,甚者心悸,心累,腰膝酸软无力,动则加剧,舌质淡,唇色白,脉细弱或涩。
治法:补血养血,润燥通便。
方剂:当归补血汤和润肠丸加减。
药用:当归15g,白芍20g,黄芪30g,生地黄30g,枳实10g,桃仁12g,火麻仁20g,生姜20g,大枣8g。
水煎内服,每日1剂,每日3次,每次200ml,连服3~4剂,而见速效。
3 体会
上述三型老年性便秘临床病情较为复杂,变化多端,往往还会兼杂相并,临床必须以主症辨其型,对型遣药,随主症和兼症而加减灵活运用,方可速显其功效。临床老年性便秘,本身具有相对的特殊性,药物选用和用量要避免耗伤之品,重用扶其正气和润通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