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对脑的认识
5 脑的病变
5.1 头痛 是脑病的常见症状,相当于现在的周期性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及慢性阵发性偏头痛。源于《素问·风论》,据其病因有“脑风”,“首风”之名。认为乃外在风寒邪气犯于头脑而致。《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说明湿邪可致头痛。
5.2 厥证 是脑病中的常见危重病症,《内经》中记载与脑病有关的有薄厥﹑煎厥、暴厥、尸厥等。薄厥类似于现代脑出血﹑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郁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指出暴怒伤肝,肝失调达而致肝气上逆,血随气逆于上,气血上郁以致脏腑经络之气阻绝不通,诸窍不利而发生突然昏厥,不省人事,或出现筋脉弛缓不收,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症。煎厥类似现代高血压脑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指出阳气因烦劳过度而亢盛,消烁阴精,导致阴精渐绝于内,若反复发作到了夏季复受暑邪,则暑热煎灼真阴,阴竭阳脱而出现目不明﹑耳不聪,甚至突然昏厥,不省人事。暴厥类似现代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经曰:“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人言。”见脉急促,兴奋,躁动,耳失听,意识不清。气厥可归属于暴厥。气虚之厥,见眩晕昏仆,面色发白,汗出肢冷,脉微弱,类似现代低血糖昏迷等症;气实之厥,见猝然昏仆,胸膈喘满,脉弦滑,可见于现代肝性脑病、肺心脑病病程中。尸厥:“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鸣。”尸厥为突然昏死不省人事,但形体无损。
5.3 癫狂 为精神错乱的一类疾病。癫相当于现代的抑郁型精神病。《灵枢·癫狂》说:“巅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己而烦心。”是对巅的临床表现的描述。《素问·脉解篇》说:“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也。”指出火邪扰心和阴阳失调可以发病。《灵枢·癫狂》有“得之忧饥”、“得之大恐”、“得之有所大喜”等记载,明确指出情志因素亦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狂相当于现代的精神分裂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论述了其病因。《灵枢·癫狂》说:“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素问·阳明脉解》指出:“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是对狂的临床表现的描述。在治疗方面《素问·病能论》提出用生铁落为饮。
5.4 癫痫 《素问·奇病论》说:“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故令子发为巅疾也。”这是对现代癫痫的最早的认识。
5.5 眩晕 相当于现代的脑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压、神经衰弱等,最早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称为“眩冒”﹑“眩”。《内经》对此病的病因病机有以下几方面的论述,一是外邪致病,如《灵枢·大惑论》说:“故邪中于项……入于脑则脑转……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二是因虚弱致病,如《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晕。”三是与肝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5.6 痴呆 相当于现代的先天性或精神病后出现的痴呆、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脑萎缩等病,《灵枢·口问》提出:“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亦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以上临床表现,在痴呆患者亦属多见。《灵枢·决气》又有“脑髓消”的记载,“消”,为消耗、空虚之意[4]。脑髓消可因先天不足、髓海空虚而成,亦可由年老体衰,精、气、血亏损而发,严重者常演致痴呆的发生,表现为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计算力、定向力的减退,思维迟缓,表情呆钝等。
6 脑病的治疗
凡疾病影响及脑,在出现神志方面的病变时,要优先治之《素问·宝命全形论》:“凡刺之针,必先治神。”《素问·移精变气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说明了治神的重要性,从此可领会其精神。
6.1 以脏治脑 《素问·宣明五气论》言:“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脑虽为精明之府,但大脑的一切活动及反映与五脏的关系极为密切,五脏的病变影响及脑,脑的病变也可通过五脏进行调治。比如《内经》对于狂证,则是以调治各脏腑经脉而进行治疗的。
6.2 调和情志 脑病大多是外受病邪,情志刺激,五脏失调,气血逆乱所引起的,所以要注意调养神志。《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现代医学亦证实,人的精神状态好时,能分泌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能使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到最佳状态,免疫力得到增强,有利于防病保健。还可以情胜情,移情易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素问·五运行大论》均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论述,是中医情志治疗的端倪,与现代心理治疗类同。
7 结束语
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人体的许多生理活动与病理改变都与脑有着密切的关系,脑的病变也是直接威胁人类生命的急性危险性疾病,在传统医学中包含着大量对急危重症的研究记载,不但应该纠正中医治慢,西医治快的错误思想,而且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传统医学理论加以创新发展,积极推进中医急诊学的建立和完善,从而促进中医学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信初.《内经》对“脑与神”的认识及后世的发挥.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0,22(3):5.
2 余熹.《内经》对脑病的认识.江苏中医,1994,15(1):31.
3 傅雷,吴敏.《内经》对脑病的认识初探.江苏中医,1998,19(12):44.
4 王欣.《内经》脑髓理论与痴呆.浙江中医杂志,2000,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