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流行症状及防治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继昌 时间:2017-02-28
  摘要: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温血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病变的急性、接触性、高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危害人及家畜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发病者几乎100%死亡。本文重点论述了狂犬病流行现状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狂犬病;症状;措施
  
  前言
  
  由于狂犬病病毒在犬类中传播迅速,危害性大,因此,随着城市、农村养犬数的增加,狂犬病疫情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狂犬病症在感染初期是很难察觉到的,即使传统的把脉方式和现代先进的医疗检测仪也束手无策。据研究记载,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达百分之百,世人闻之,无不惊叹万分,更令人人惧怕这种病症会传染到自己。
  
  一 流行症状
  
  狂犬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感染普遍,发病区域极为广泛,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对本病易感,但是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毒主要存在于犬科和猫科动物,以及翼手类和某些啮齿类动物。野生动物可作为狂犬病病毒的贮主。野生啮齿动物如野鼠,松鼠、鼬鼠等对本病易感,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成为本病的危险疫源而长期存在,当其被肉食兽吞食后则可能传染本病。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多种食虫蝙蝠、吃水果的蝙蝠和无尾蝙蝠以及南斯拉夫、德国和土耳其的食虫蝙蝠体内都曾发现过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毒也是随伤口的感应区而攻击发作,这是狂犬病毒在体内很难察觉的原因,也是狂犬病毒在体内潜伏时间长而复杂的真谛所在,更是狂犬病毒发作时攻击范围极大的最根本因素。狂犬病毒攻击的范围有可能涉及到五脏六腑、肌肉、表皮,甚至经脉和血液,只是在病毒没有发作之前感觉不到而已,这种病毒攻击表皮时会使之麻木、发痒或蚁走感;在五脏六腑中攻击肾脏时,会使身体乏力、腿脚发软;攻击肝脏会怕风;攻击心脏会怕水(症如其名恐水症),攻击脾胃会使唾液腺增多、呕吐;攻击肺腑会使咽喉饮水呛咳、咽朗不适;攻击肌肉会使肢体和劲头发硬;攻击经脉和血液会使头痛头晕、眼目昏花等。其余六腑依此类推。这些规律可能会在饮食或药物的作用下改变攻击对象。据狂犬病患者亲身感验,还有目赤肿胀、怕阳光、迎风流泪、胸闷气短、心绞疼痛、咽喉堵痰咯血等反应。据中国卫生部报告:2000~2005年间,我国狂犬病死亡人数持续上升,死亡人数居人类各种疫病之首位或次席;病死率在97.2%~100%之间。2004年,全国报告发病数最多的广西、湖南、广东、湖北和贵州5省区报告发病数占全国总发病数的67.86%。目前,狂犬病疫区由南向北扩展,据对我国南方地区犬类抽检,狂犬病隐性带毒率为10%~30%。
  
  二 疫情上升原因
  
  我国动物(犬)狂犬病防制的落后局面是人狂犬病高发状态的直接原因。
  缺乏养犬管理制度,狂犬病防疫意识淡薄。城市的宠物犬、农村的看家犬数量及密度明显增加,犬只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管理失控。
  群众对狂犬病危害认识不足,犬只免疫覆盖率低,老百姓不愿接受,兽医不愿实施免疫,70%~7 5%的免疫指标远远不能达到,更谈不上对犬的全面免疫。人或动物患狂犬病时,对任何饮食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它的影响力并不亚于这种病毒在体内的潜伏力。由此,我们不难想象狂犬病毒在体内的潜伏力是有限的,只是因饮食偏差而加强了病毒在体内的潜伏力和病毒潜伏的时间,以致狂犬病毒发作难以自救和治疗。这也是被疯狗咬伤后没有即刻发作的根本原因。
  免疫观念意识不强,防疫主体不够明确,重人不重动物,重灭杀不重监管与免疫,动物疫情不详,各地流行情况不清,一旦发生狂犬病疫情即采取“灭火式”捕杀措施,缺乏持久性的预防措施。
  缺乏日常监测工作,动物狂犬病流行病学原因不清,目前我国对狂犬病病原生态、分布、基因型不清楚,蝙蝠是否为自然宿主不确定,没有建立溯源制度;犬的感染率不确定,但是犬的带毒率很高。
  无专业实验室和专门动物狂犬病防疫人员,也没有专门的防治经费。其它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占据了有限的动物防疫经费和人力资源,动物狂犬病防治尚未纳入兽医防疫工作重大责任范畴。
  被犬咬伤的患者未采取正确的伤口处理和狂犬病疫苗接种措施。
  没有进行狂犬病监测,缺乏快速、敏感、特异的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试剂。
  缺乏有效而合适的疫苗。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