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医气络的可行性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7-02-28

                  作者:张明泉, 赵玉堂, 张再康,袁鹰

【摘要】  络病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学说认为凡久病、久痛诸症,多因络脉瘀滞而引起。其理论尤在指导疑难杂症中的地位更为突出。络病理论的现代研究也很多,大多围绕“血络”进行研究,虽有人提出了“气络”的概念,但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亟待解决的的问题。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为气络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运用代谢组学技术,不仅能够阐明许多过去未曾解释的生理病理现象,而且有可能为应用气络理论防治多种难治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手段。

【关键词】  气络; 代谢组学技术

络病理论是一门有中医特色的独特学说。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了络病理论,汉代医圣张仲景将络病理论进一步发扬,研制大黄虫丸,开创了用虫类药治疗络病的先河,至清代名医叶天士将其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百日久恙,血络必伤”“久病入络”“久痛入络”,以及“痛久入血络”等思想,并主张辛香、辛润通络,以及虫蚁搜逐血络等治疗方法。目前对络脉及络病的研究如火如荼,然大多还停留在“血络”的水平。且很多学者认为,祖国医学的“血络”就相当于西医学的微循环,络脉的渗灌气血、濡养组织以及营血、津、精的互渗作用与微循环的生理功能极其相似。虽然如此,但中医络脉的概念涵盖更广,应该说中医的络脉还包括与血络并存的另一概念“气络”,可“气络”中运行的经气远非微循环系统所能解释。

  1  气络理论及研究现状
   
  张介宾在《类经》中首提“气络”一词,如《类经·四卷·藏象类》曰:“血脉在中,气络在外,所当实其阴经而泻其阳络”,此句指明了气络的部位和治疗大法。然遍查《类经》再无有关“气络”的论述,甚为遗憾。对气络产生的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深入探讨的当属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虽然所著的《临证指南医案》一书中没有提到气络一词,但在言语之间对气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如在分析瘕和痛产生的病机时说到:“络血不注冲脉,则经阻,气攻入络,聚而为瘕乃痛”,又认为“营络气聚结瘕”,在分析腹胀经久不愈产生的病机时解释为:“气逆胀,汩汩有声,已属络病,难除病根,气逆入络”。在吐血篇中,叶桂分析到:“胃脘当心,肝经交络所过,上布於肺,咳嗽胃旁作酸,腹胀,络气逆也”。在治疗上,叶桂主张“病久入络,气血兼有,缓图为宜,急攻必变胀病”以及“宜和络气”的思想。在用药上,叶桂认为:“络虚则胀,气阻则痛,非辛香何以入络”。故常以桃仁、柏子仁、当归尾等中药入络。
    
  随着气络概念的提出,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逐渐重视起来,并进行了理论探讨。如王永炎院士[1]认为《素问》所说的“卫气”就是现在所倡的“气络”,并在发表的《病络与络病对比研究》篇中指出:“考查《灵枢·营卫生会篇》‘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理论,结合现代研究,认为络脉在运行气血上,应包括气络、血络,气络与血络相伴而行,共同成为气血运行的载体。”而吴以岭教授[2]认为:气络与NE I网络(神经-内分泌- 免疫网络)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内在一致性,并且指出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细胞因子等信息分子及其受体不仅是NEI网络通用的生物学语言,同时也应是气络在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学基础。夏晨笑[3]认为:气络非现代医学的微循环系统,亦非神经网络、细胞因子调节网络等,其空间位点在脉外,并认为气络就是卫气,气络充满了气与津,气络就是输送气和津的网络,在病理情况下,气络内停滞的是痰。刘子旺等[4]以及刘超等[5]认为:病气络者,多偏于功能的变化或丧失,少有形质异常,并认为络气郁滞是其主要病机,病理表现多为痰水为患或精神障碍。曾志勇等[6]认为:“气络”中运行的经气远非微循环系统所能概括,且“气络”不仅是一个“功能单位”,而且具有物质属性。张明泉等[7]认为:气络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等诸多因素作用下小动脉平滑肌的收缩松弛变化,而且通过研究发现,蜈蚣提取液对在体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8]。
    
  这些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气络的部位。大多数人认为气络的部位当在脉外,但叶天士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叶氏认为经络中运行的经气亦在血中,所谓“病久入络,气血兼有”,并把这种气称为“络气”,叶氏的这一观点还体现在“其初在经在气,其久入络入血”的思想当中。经与络本质相同,都是运行气血,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区别在于经为主干,络为分支,可见此句乃互文,即初病在经在气亦在血,久病入络入血亦伤气。因此气络的部位划分不能用单纯的脉内脉外进行定义,当根据气络中运行经气的性质进行划分,由于其气具有慓疾滑利之性,不受脉管的约束,故脉内脉外皆有气络中运行的经气,就其分布的范围来看,当遍及全身。②气络的物质基础。一种观点认为气络的物质基础就是神经-内分泌- 免疫网络,且其网络下的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细胞因子就是气络在分子水平上的体现。而另外一种观点对其持彻底的否认态度,认为气络与微循环系统,以及神经-内分泌- 免疫网络毫不相关,又根据气络在脉外的部位划分认为气络的物质基础就是气与津。而更多的人持存疑态度。③气络的病理表现形式。一种观点认为痰饮是气络的病理表现形式,但也有人认为气络病理变化只是功能的改变或丧失,少有形质异常。虽然他们对气络的病理表现认识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即气伤入络病情较轻,而血伤入络病情较重。
    
  可见,对气络的认识分歧比较严重。究其根本,是对气络的部位划分认识不清,以及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气络描述的困惑所致,所以有必要从新的角度研究中医气络。而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医气络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并提供了技术支持。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