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2-28
3.2.1 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的培训 定期组织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以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护理安全意识,应意识到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均涉及到各种潜在的法律问题。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杜绝工作的松懈态度,从而减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3.2.2 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培训 护理部管理者应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对新来院的护士必须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技能考核,对5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定期进行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每一位护士应掌握给氧、吸痰、洗胃、徒手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以提高护士应急防范意外事件的能力。当遇到紧急情况时护士能沉着冷静,争分夺秒,迅速抢救,将安全隐患处于在萌芽状态。
3.2.3 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的培训 精神科的服务对象特殊性,随时可能发生各种意外事件,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病人病情及思想动态,带病人外出检查及外出散步时,认真清点人数,对每一个病人做到心中有数,护士的视线不能离开病人,对有明显外逃企图的禁止带出户外活动。
3.2.4 建立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护理管理者应结合护理安全隐患的实例对护士进行安全护理教育,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在工作安排中应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按学历、能力、资历长短合理调配人员。针对医院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等。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定期进行安全巡视、检查与教育指导;修订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及预防护理差错、事故对策;定期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会议,对巡视、检查出的差错事故隐患仔细分析原因,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5]。对差错、事故性质情节严重者,给予处罚,与年终考核评先、评优挂钩。
3.3 加强病房设施安全管理 给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确保安全为准则,病房室内应保持安静、整洁、床单位设施简单、舒适。被套、枕套带子不宜过长,以防患者用作自缢的工具,定期每周大检查一次,对病室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应及时检修,病室的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以防患者摔倒。医务人员的钥匙随身携带保管好,出入病房时随手关门。抢救仪器、药品等应保持良好的性能,各项物品做到“四定”(定品种数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维修),“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消毒灭菌、及时补充),以备抢救使用。
4 小结
总之,针对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效地减少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使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从而全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沈渔顿. 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3.
[2]李凌江.精神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6-47.
[3]王晓璇,吴妙新,高镇松等.不同年代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策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
[4]余永华.住院精神分裂症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8,12:32.
[5]冯下艺,陈飞燕,陈红萍,等.加强护理管理的探索[J].护理研究,2007,5:1394.
下一篇:新医改形势下的护理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