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职业危险与防护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国蓉 李燕 时间:2017-02-28
        1.5  环境因素   由于ICU病房相对密闭,空气流通差,患者常常由于长期卧床极易有呼吸道的感染,散播在空气中,护士长期在此环境中工作,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更易造成自身感染。
        2  防护对策
        2.1  心理因素防护  树立良好的心态,避免心理疾患的产生。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护士首先要有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及乐观向上的精神。正确认识ICU室工作的特殊性,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科理论和专科技术水平。注意心理调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在工作之余合理安排休息与休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加强营养,减少生理、心理疲劳,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2.2   生物性因素防护  加强培训力度,增强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向护士进行常见的血液传播疾病知识的教育,使护士充分认识到血源疾病的危害性,了解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认识到严格执行新的管理制度是控制医院感染和加强自我保护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对患者负责的一种职业道德,从而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新上岗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程序、仪器使用及消毒制度。岗前培训内容有护理操作常规、消毒隔离技术规范、重症监护室的工作制度、各仪器操作规程、医疗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及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方式。
        2.3  化学性因素的防护  (1)对天然橡胶过敏的护士使用非乳胶制品或无粉末乳胶手套,并防止接触其他乳胶制品。环氧乙烷的危害也是可以避免的,实验证明,环氧乙烷随温度升高,解析作用加快。产品上残留的环氧乙烷量随放置时间延长而下降,14天下降99%,30天下降99.9%。根据以上报道,护士在使用经环氧乙烷消毒灭菌的物品时,要注意生产批号、消毒日期。如果日期很近,可将物品在高温、通风、干燥的环境中放置半个月后使用,使环氧乙烷对人体的毒性损害降到最低程度。(2)配置各种消毒液前先戴好口罩、帽子、手套,配置时选择宽敞通风的地方,剂量要准确,配置动作要熟练,取用戊二醛浸泡的物品时动作要迅速。
        2.4  物理因素的防护  (1)首先做好X射线的防护,减少辐射损伤。(2)规范医护人员的言行,严格ICU管理制度。接听电话注意规范,同时要求做到“四轻”(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将各种仪器的报警音量调至适宜的分贝。(3)防护知识的缺乏是影响护士防护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有调查显示:临床护士的防护知识, 对危险因素的理解和防护问题, 只有50%的正确率,而防护知识的来源有58%来自书本,38%来自经验,只有4%来自于社会宣教,说明医院和社会对防护知识的宣传和重视力度不够。
        2.5  环境因素防护  重症监护室应按功能严格分区,及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保持环境通风清洁,限制人员进入病区,加强重症监护室工作的管理。患者和护士进出重症监护室必须有各自的独立通道,两通道不能交叉,护士进入重症监护室后应严格执行室内工作制度。保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室内每日使用人机共存动态消毒机消毒空气。 
参 考 文 献
[1]牟进英.病人临终前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7,13(4):215.
[2]李应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的意识和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3-634.2.
[3]吴平.谈医疗器械环氧乙烷残留限量的确定原则.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2,8(2):35.
[4]陆丽敏.从环氧乙烷的毒性看其卫生标准修订的进展.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5,13(6):376.
[5]罗洪.医院的环境污染与防护.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0):450.
[6]任永华,梁立徽,江萍,等.放射线作业人员心电图分析.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7(5):42.
[7]若谷.噪音污染严重危害健康[J].安全与健康,2003,(7):16.
[8]谢红珍,潘邵山,王红.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研究综述.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3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