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转运在ICU病人外出检查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于欣 时间:2017-02-28
       3.6检查科室
        相关检查科室接到ICU申请检查电话,做好接受病人检查的准备。护送人员将病人运送到目的地后,与检查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安置病人,包括安置和摆放检查体位、固定管道、吸氧等,并简要将转运途中的病情、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特殊治疗措施、病人的心理状态等做沟通介绍,接收检查科室的医护人员了解情况后,按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3.7过床安全
        过床前确定床的稳固性,床的高低是否适度。搬动时ICU护士为组织者和指挥者,医护人员始终站在带有管道的一侧,保护管道及相关仪器设备。对超体重病人采用斜坡卧位搬运法,可以有效减轻体力消耗,保证病人的安全,过床后再次检查各管道连接是否牢固、设置的参数是否有改变、体位的舒适度等。
        3.8安全检查
        检查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发生脱落及扭曲。如果有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病人,应由医生和护士在旁操作,一旦出现紧急事件,应立即停止检查进行紧急处理。医护患密切配合,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
        3.9返回ICU
        检查完毕后回到病房与主管护士进行交接班,安抚病人,及时向主管医生反馈检查治疗的有关情况,做好整理和各种记录。
        4  程序化转运的研究
        194例ICU病人运用此程序转运情况
        5  讨论
        5.1程序化转运具有操作有序、统一、科学、规范、安全等特点。
        5.2转运中所需药品物品器械及运输工具应纳入急救物品的管理范围,做到定基数、定点放置、定人管理,班班清点交接,用后及时补充、维护,保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5.3程序化转运的流程及具体实施的步骤方法应全员培训,做到ICU全体医护人员人人熟练掌握。
        5.4加强医院绿色通道管理,密切科室间的协调与配合,充分发挥医院各系统的团队作用,确保急危重病人生命抢救链的完整性。 
        5.5程序化转运ICU危重病人,主要从规范和安全方面出发。
        5.6转运中仍必需根据病人的特殊情况做有针对性的调整。
        5.7优点
        (1)程序化有系统的评估病人的整体情况,能更客观更及时地使病人接受必要的检查与治疗,减少个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2)缩短单次转运病人的准备时间,避免准备的不足及遗漏,提高转运途中意外情况的应对处理能力。
        (3)缩短在ICU外的滞留时间,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安全,提高时间效率。
        (4)减少应激源对患者造成的刺激,促进病人的康复。
        (5)有效的沟通,意外事故发生率的降低,都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
        5.8程序化转运有待解决的问题
        (1)需要相关人员通过循证的方法来比证ICU病人外出检查的程序化转运方法,总结出转运前后的护理程序,方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2)程序化转运危重病人的方法只探讨探索了一般的ICU病人外出检查时的应用,目前对于不同的疾病严重程度的病人如何安全转运没有专家统一认可的“金标准”。
        (3)本组只探讨了院内转运的基本程序。现代社会大型医疗救援常需院外转运急危重病人,同样没有转运的程序及标准,需要从事急危重病救护工作的相关人员共同的探讨。
        (4)转运护理指挥系统的建立、转运护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等等,这些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6  总结
        建立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转运程序,并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设立相应的应急措施,是从事危重病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参 考 文 献
[1]赖海燕,卢桂花,秦丽平.神经外科急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检查的安全护理[J].广西医学,2006,23(1):92—93.
[2]童本沁,陈娟.院内转运存在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7.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