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丁伟 时间:2017-02-28
       3  讨论
        七氟烷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吸入麻醉药,它的特点是血/气分配系数低,仅为0.63,故麻醉诱导、麻醉深度和清醒速度更易于调控,肝肾副作用小,血流动力学稳定。目前,七氟烷已应用在外科各种麻醉,因七氟烷具有与异氟烷一样可以降低脑的氧代谢率,具有脑保护作用和心肌保护作用,而且诱导与维持平稳、苏醒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广泛应用[1]。在小儿麻醉中因七氟烷溶解度低,消除快,苏醒迅速,其味甘甜,气逍刺激性小,有支气管扩张和心脏保护作用,常用浓度不使心率增快,更适合小儿诱导麻醉[2],七氟烷的特点是迅速达“深度”麻醉,可避免兴奋、流涎、咳嗽、体动,一般lmin意识消失。另外,七氟烷与异氟烷作为挥发性麻醉药,均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平滑肌及间接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方式对血液动力学产生影响[3]。以往的研究表明,七氟烷与异氟烷具有相似的心血管效应,二者对心血管系统功能均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本研究中七氟烷与异氟烷均能较好的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相对稳定,两者并无明显的差别。由于七氟醚和异氟烷可延长或增强非去极化肌松剂的药效,因此术中应减少肌松剂的用量,防止因肌松剂作用时间延长导致术后呼吸抑制,手术结束前30分钟停用肌松剂可使病人自主呼吸较快恢复和清醒,手术结束后,当病人呼吸律规则,呼吸次数小于20次/min,呼吸空气条件下,SPO2始终大于95%,ETCO2小于45mmHg且曲线正常,其他生命体征稳定就可以拔除气管导管。在整个麻醉过程中,两种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都很低,两组患者在插管反应、麻醉拮抗剂的应用、拔管反应、术后疼痛、术中知晓及手术结束后1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由于七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低,大部分鼻内窥镜手术时间较短,绝大部分患者体质较好,较异氟烷组清醒快。
        另外,七氟烷与钠石灰作用后会产生有毒的分解产物[4],特别是P3对机体毒性尚不明确,但半紧闭法时不出现,使用时要注意。
        本研究结果表明,鼻内窥镜手术使用七氟烷能明显加快病人全身麻醉后的苏醒,安全有效。 
参 考 文 献 
[1] MOLNRAC ,SETTAKIS G,SARKANY P.Effect of sevoflurme on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cerebrovascular resistance at surpical level of anaesthesia:a transcranial Doppler study [J].Eur J Anaesthesial. 2007,24(2):179-184.
[2] 张溪英,郭曲练,王江平等.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32(3):503-505.
[3] 王翠萍,范立霞,类维富.异氟烷与七氟烷用于腹部手术闭环靶控吸入麻醉的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7,10(4):330.
[4]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二版.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