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琴 吴英 时间:2017-02-28
【摘要】  目的  观察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  将8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用手法刺激与失眠有关的足底部脏腑器官的相应反射区,并针对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两组治疗前后同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SAS、SDS评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间的比较,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SAS、SDS评分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  足底按摩  护理干预  失眠症  睡眠质量
        2002年3月“国际睡眠日”进行的调查表明,我国普通人群中有45.4%的人存在失眠问题[1]。目前临床治疗常以安眠药为多,但效果欠佳,而且副作用和药物的依赖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我科采用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的治疗方法,旨在观察其对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08年3月~2010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86例失眠症患者,其中男42例,女44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38.1±11.9)岁。病程13个月~32年。均无躯体及精神性疾病。诊断标准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失眠症的诊断标准[2]。
        1.2  方法
        将86例失眠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0)。治疗组46例,予足底按摩和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
        1.2.1  足底按摩
        术前患者先用温水泡脚5min,卧于床上,尽量放松心情和肢体,术者指掌贴在患者足底部,从足跟始至足趾端用指掌上下来回搓动,直至足底发热,然后用单食指扣拳法垂直缓慢按压足底相应的反射区,每个反射区按压2~5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总结疗效,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操作。
        1.2.2  护理干预
        1.2.2.1  认知重建  首先使患者了解睡眠的有关知识,正确认识失眠问题,纠正患者对失眠的不良认知,使其意识到自身睡眠中的不健康因素,主动加以改变。
        1.2.2.2  睡眠卫生教育  避免饮酒和含咖啡因的饮料;睡前2h不进食难以消化的食物,晚餐后不可大量饮水,以减少夜尿;卧室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线。
        1.2.2.3  睡眠干预  ①睡前半小时禁止做一切剧烈运动和看刺激性情节的小说、电视节目,或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②出现睡意时上床,不在床上从事与睡眠无关的活动。③按时起床,不要计算共睡了几个小时。④白天小睡或取消午睡。
        1.2.2.4  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逐步掌握全身放松的方法,体验肌肉紧张与放松的感觉,同时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个愉快的想象主题上,要求患者每天练习2~3次,形成一种习惯。
        1.3  评定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采用PSQI(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对其睡眠质量进行评定[3],对19个自评问题构成的7个因子计分,每个因子记0~3分,满分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和焦虑状态。由专业人员进行测评并分析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计算机软件包对各数据进行处理,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的疗效比较采用两组差值间的成组t检验。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