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2-28
方法:取肩胛骨下部,一般双侧,若湿罗音明显局限于单侧,可单独在患侧拔罐。要避免起泡。每次5~10分钟,每日一次,五天一疗程。治疗肺炎后期湿罗音不消失者。
疗效: 经治十天,患儿无发热,咳嗽,临床痊愈。
体会: 肺炎喘嗽是小儿肺部疾患中常见的一种病症,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二季尤为常见。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最易发生,年龄愈小,其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本病的病因,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抵抗力差而发病。小儿感受风邪,或从皮毛、或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肺气失宣,清肃之令不行,即可出现肺炎喘嗽。风邪有夹痰、夹热不同,可以产生风寒闭肺或风热闭肺,其中尤以风热闭肺最为常见。肺为娇脏,其为最高,是五脏之华盖。肺又主气,为水上之源。肺的正常生理功能,司皮毛开阖,主一身之气化,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其性能以下降为顺,上升则逆。如邪气痹阻于肺,肺络失宣,则水液输化无权,留滞肺络,凝而成痰,阻于气道,常可出现咳嗽,气促,喉中痰鸣。若温邪化热,热邪炽盛,则灼津炼液成痰。痰热壅于气道,痰随气逆,往往壮热烦渴,喘促多痰,甚则痰声漉漉。如热邪炽盛,热从火化,内陷厥阴,则可致狂乱、昏迷、抽搐之变证。在治疗上西医对该病采用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经治疗后仍存在咳嗽,疗效不理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并常常造成疾病迁延难愈,而中医治疗则可根据不同的症候进行辨证施治。
风温轻证,乃肺受温邪尚轻,故症状较轻。重症则属邪毒炽盛,肺受炎迫,故壮热不退。肺受炎迫,邪热蒸郁,化源欲绝,津液不得上承清窍,所以啼哭无泪。热灼肺津,炼液成痰,故气急鼻煽,咳有痰声。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指纹青紫亦属热证,病在气分。因此针对本病例,笔者选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荆芥辛凉解表,使邪从汗解;甘草、桔梗、牛蒡子宣肺化痰;竹叶清热生津。诸药合用,疏郁宣闭,透邪泄热,达到解肌肃肺的目的。麻黄、生石膏清热宣肺,杏仁化痰止咳,甘草又能和中解毒,合用可宣肺泄热,化痰定喘。加用川贝、莱菔子增加止咳化痰之功,因患儿热甚加用黄芩,兰根。外合针灸、敷贴疗法增强疗效,减轻病痛。因此将上述方法合用临床,可使患儿缩短疗程,减少,解除西药针痛之苦。
总之,祖国医学治疗肺炎喘嗽,辨证论治,内服外用,方法众多,运用灵活,临床疗效甚佳,可弥补西药治疗的不足之处,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小儿肺炎护理和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