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与管理模式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2-28
2.4.1口服用药指导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口服降糖药物的药理作用,嘱患者要按时服药。磺脲类药物如达美康,这些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起效时间为服药后30min,因此,一般在饭前30min左右服药。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用的降糖药,因二甲双胍能够渗透致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患者在就餐中或餐后立刻服药,可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减少副作用。a-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应与第一口食物一起服用,此药降低餐后高血糖。胰岛素增敏剂,该类药通过增强胰岛素作用而降低血糖,作用时间较长,一次服药,降糖作用可以维持24h,因此,每日仅需服药一次,以每日早餐前1分钟服药效果最好。
2.4.2 注射胰岛素的指导 胰岛素制剂应尽放在2℃~8℃的冰箱保存。定期检查胰岛素制剂,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密封无损。短效胰岛素外观澄清,若浑浊则不可使用,而中长效胰岛素则浑浊为正常,使用中长效胰岛素时应将胰岛素混匀,可放在双手间缓缓搓动,切忌上下剧烈摇动。正确选择注射部位,最佳注射部位是上臀前外侧部和腹部(脐周围与腰周围部位),以腹部吸收最快。注射部位应经常更换,以免频繁注射同一部位引起皮下组织萎缩、影响药物吸收。随着胰岛素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方案也多种多样,糖尿病患者应在正规医院接受内分泌医师的专业指导,根据个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对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为防并发症发生,应定期到医院会诊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情况,按医嘱用药。
2.5 并发症的防治教育 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当,可引起多方面损害,对眼睛、肾脏、末梢神经和血管都有很大影响。最常见是低血糖反应,发生严重低血糖反应随年龄增长而随之增高[3],故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应告诉患者随身携带一些含糖的零食和指示患有糖尿病的身份卡,以备及时补糖,赢得抢救时间。
3 患者家属的支持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是一个漫长坚持的过程,而大部分患者是在医院外治疗。因老年患者生理和心理特殊性,需要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给患者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同时有效地督促、引导患者自我管理和预防保健。
4 结语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以行动上主动配合,及时准确地服用药物,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正确指导患者的治疗和饮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从轻到重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运动,促进患者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颜巧元.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 中华护理杂志, 1997 ;4 (32) :244.
[2] 吴同智 孙子林. 糖尿病教育与管理模式. 国际学术动态,2008;4(4):35.
[3] 杨琼.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6(12):28.
下一篇:持续提高 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