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检查的特点与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2-28
X线摄影学的基准线:①人类学基准线(ABL):眶下缘与外耳道上缘的连线,也即听眶线;②听眦线(OMBL):外耳道中点与外眦连线;③听鼻线:鼻前棘与外耳道中点连线;④听眉线(SML):外耳道中点与眶上缘(或眉间)连线;⑤耳垂直线(ARL):通过外耳道中点与听眦线垂直的线;⑥眼窝中央线(眶间线)(IPL):从正面看左右眼窝中点的连线;⑦眼窝下缘线(眶下线)(IOL):从正面看左右眼眶下缘连线。
摄影体位:(1)立位:人体直立姿势;(2)坐位:人体坐立姿势;(3)半坐位:在坐位下,背后倾斜45°姿势;(4)仰卧位:背部向下的卧位姿势;(5)俯卧位:腹部向下的卧位姿势;(6)左侧卧位:人体左侧向下的卧位姿势;(7)右侧卧位:人体右侧向下的卧位姿势;(8)右前斜位(RAO第1斜位):人体右侧面向前靠近胶片倾斜的体位姿势;(9)左前斜位(LAO第2斜位):人体左侧面向前靠近胶片倾斜的体位姿势;(10)左后斜位(LPO第3斜位):人体左侧背向后靠近胶片倾斜的体位姿势;(11)右后斜位(RPO第4斜位):人体右侧背向后靠近胶片倾斜的体位姿势;(12)外展位(ABD):手或足沿冠状面运动,远离体轴向外侧(左或右)展开的肢体位;(13)内收位(ADD):手或足沿冠状面向体轴方向移动的肢体位;(14)外旋位:以手或足的纵轴(中轴)为中心,向外旋转的肢体位;(15)内旋位:以手或足的纵轴(中轴)为轴心,向内旋转的肢体位;(16)屈曲位:形成关节的两块骨骼之间,做减小角度的屈曲运动的肢体位;(17)伸展位:形成关节的两块骨骼之间,做增大角度的伸展运动的肢体位。
摄影方向:①矢状方向:前后向(A→P)、后前向(P→A)、腹背向(V→D)、背腹向(D→V);②侧方向:左右向(L→R)、右左向(R→L);③斜方向:背腹第1斜方向(D→V:RAO)、背腹第2斜方向(D→V:LAO)。腹背第1斜方向(V~→D:LPO)、腹背第2斜方向(V→D:RPO)。
颈部摄影方向:枕额向(P→A)、额枕向(A→P)、颌顶向、顶颌向、枕颌向。
四肢部摄影方向:胫腓向(从胫骨向腓骨)、腓胫向(从腓骨向胫骨)、桡尺向(从桡骨向尺骨)、尺桡向(从尺骨向桡骨)。
参 考 文 献
[1]祁吉,高野正雄.计算机X线摄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7.
下一篇: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