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与股动脉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性别差异分析
作者:王志刚 冀玉香 王传同
经桡动脉途径(TRI)或股动脉途径(TFI)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最常用的入路途径。经股动脉行PCI,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使得术后入路部位出血和血肿等并发症明显增加(13.5%~33%),而经桡动脉行PCI具有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不影响AMI强化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等优点[1],愈来愈被患者和术者所接受。但经TRI与TFI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不同性别之间有何差异,迄今鲜见报道,本文将予以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进行急诊PCI的AMI患者156例为对象进行分析。根据PCI入路途径不同分为A组(即TRI组),B组(即TFI组)。A组中女性为 A1组;男性为A2组。B组中女性为B1组;男性为B2组。AMI的诊断标准参考2001 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制定的诊断及治疗指南[2]。A组患者中排除Allen试验阴性,无桡动脉搏动及已知的严重上肢动脉异常或疾病者。A、B两组均排除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性左心衰竭、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
1.2介入治疗:所有患者均征得本人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或600mg。A组患者常规消毒铺无菌巾,1%利多卡因局麻,于右侧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按Seldinger法穿刺右桡动脉,置入6F动脉鞘管。应用共用造影管和合适的指引导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术后即刻拔除鞘管,将无菌纱布卷成条状,置于前臂穿刺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定时松解绷带,6-7小时完全解除。B组患者常规穿刺右股动脉,置入6F动脉鞘管,6F造影导管造影,根据病变血管选择合适指引导管行PCI。术后4-6小时拔出动脉鞘管,穿刺处按压30分钟,厚纱布置于穿刺处,绷带以适当压力跨髋关节8字包扎,患者静卧床24小时,去除绷带。
1.3 观察指标:穿刺时间(自麻醉至置入动脉鞘管的时间);穿刺成功率;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时间;手术时间(自置入动脉鞘管至手术完成的时间);手术成功率;住院天数;血管主要并发症(包括局部血肿、动脉痉挛、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迷走神经反射等)。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比较:A、B两组中女性所占比、平均年龄、冠心病易患因素、梗死相关血管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2.2 观察指标及血管主要并发症比较:A、B两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IRA再通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患者住院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B组患者局部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而A组中动脉痉挛发生率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性别分析显示:A组中局部血肿、动脉痉挛发生率A1组明显高于A2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中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B1组明显高于B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