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疗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2-28
抗结核化疗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抗结核药物对糖尿病的影响,病人对抗结核药物的可接受性,以及抗结核药物与降血糖药之间的整合关系。
(1)抗结核药物中,INH、PZA、EMB及PAS,可使血糖升高、波动并难以控制。因此有人提出糖尿病结核的抗结核化疗采用INH、RFP及SM方案。近年大量文献报告及临床实践,对糖尿病结核应用INH、RFP、PZA及EMB(SM)组成的方案,同时积极地治疗糖尿病,尤其是选用胰岛素,这不仅可使结核病迅速缓解,也能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
(2)RFP是一种酶的诱导剂,能促进肝微粒体酶对磺脲类药物的代谢灭活,缩短半减期,降低其降血糖作用。RFP与磺脲类药物联用时,应适当地加大磺脲类药物的剂量,并监测血糖。
(3)1314Th有降低血糖作用,与降血糖药联用时,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因此应用1314Th时,应减少降血糖药物的剂量,并密切观测血糖。
(4)INH可干扰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除使血糖波动外,还可能诱发或加重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炎。因此不主张采用大剂量 INH。当周围神经炎症状明显时可酌情加用维生素B6。
(5)EMB和糖尿病对眼有双重不良作用,可加重对视神经损害,使视力障碍更加严重,有人对EMB用于糖尿病人有顾虑。EMB对视神经的损害,一般见于用量过大。每日剂量15mg/kg,很少发生眼的不良反应。糖尿病病人服用EMB时,应密切进行眼科检查。
参 考 文 献
[1]朱耀进.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在我国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54.
[2]何立新.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科技,2004,4(2):7-8.
[3]朱红.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征[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5,25(4):270.
上一篇:消化疾病吞咽困难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