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2-28
由于目前我国医院在管理体制、分配机制等方面的缺陷,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客观存在着红包、回扣、医疗纠纷等问题。媒体舆论在报道时偏重同情患者这一弱势群体,个体行为影响了总体形象,使得医务人员整体上的认真、负责、救死扶伤的高贵精神被掩盖,因此,医务人员普遍对舆论导向不满意。另外,医学是高技术性、高风险性、高探索性的科学,医学本身面临很多的无奈。可是社会对医学的期望却是“手到病除,起死回生”。医务工作者的很多无奈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可。随着外界因素对卫生行业不利影响的加剧,医务人员对自身社会地位满意度偏低。
3.3.4职业风险满意度分析。职业风险满意度调查涉及职业危险、医疗纠纷、职业防护、管理支持四个分指标。调查显示,职业风险满意度为2.9,属于比较不满意水平。职业危险满意度仅为1.3,属于非常不满意水平;医疗纠纷满意度较低为3.2;医院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也不能令人满意,仅为3.5,而对于管理支持,医务人员则基本满意。
医疗诊治过程中面对病种的不确定性、医疗技术局限性、病人个体差异性,导致医疗职业本身的风险性增加。而且,近几年随着病人维权意识日益提高,医疗纠纷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尤其是无过错医疗纠纷出现频率逐渐增高,牵涉医院管理、临床、护理等方面大量精力,医务人员忙于纠纷接待及承担无过错贵任举证,其相应满意度则逐渐下降。另外,由于职业危险的存在,职业防护工作不到位,对医务人员职业风险满意度也产生重要影响。
4对策及建议
根据对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针对相关低满意度指标的情况,笔者通过对部分医院管理专家、研究学者的咨询、访谈,提出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4.1改善薪酬结构。提高分配公平.
古人云:不患寡,患不均。随着时代变迁和市场竞争机制引入,这一观念已逐渐演变为“患寡,更患不均”。 根据Adams公平理论,可以分为外部公平和内部公平,员工只有感到公平的情况下,才会感觉到明显的激励作用。医院在内部公平方面,需要采取分配和职位、绩效、能力相结合的“3P’,薪酬管理模型,提高分配科学性和内部公平性。另外相对报酬要与行业接轨,体现外部公平。
4.2加强心理疏导,缓解精神压力
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医务人员中普遍存在的精神压力,根据不同的压力源采取不同的措施,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并不断提高医务人员认知能力,主动缓解个体精神压力。同时医院要培养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不断提高医务人员逆商水平。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加强心理指导。
4.3加强正面宣传,提升社会形象
医务人员应主动提高思想认识,一切为病人着想,加强医患沟通,从源头上减少纠纷的发生,树立正面形象。医院要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减少负面事件的发生。同时医院要注重与新闻媒体沟通,加强正面宣传,消除新闻媒体对医务人员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
4.4加强职业防护,降低职业风险
针对职业风险满意度偏低的状况,需要各方通过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防护意识;改进防护设施建设、完善职业防护管理;积极应对医疗纠纷、降低对医务人员的负面影响;开发和研究职业防护保险,给医务人员更好的安全保障等措施来降低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