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激励理论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2-2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注重物质需求满足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需求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医院要通过开展争当技术能手、优秀医务工作人员、十佳工作人员等系列活动,积极引导职工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鼓励医护员工积极钻研新技术、新项目、倡导医护员工文明服务,引导职工为医院发展献计献策,增强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创造力,使每个职工都成为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约束、追求卓越的自我管理者。同时医院要大力表彰和宣扬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激发人家人人赶先进、争先进、做先进的热情。
5 把握好、运用好强化理论
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对于医护员工的工作效果,医院要及时反馈。对于成绩,要进行认可表扬,改善其工作条件和人际关系,提升、安排担任挑战性工作,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对于在工作中发生重大责任医疗事故或做出有损于医德医风的不良行为,医院要及时制止、并妥善处理。强化理论不是对职工进行操纵,应以正强化为主,必要时也要对坏的行为予以惩罚,做到奖罚结合。在激励过程中,管理者还要将任务目标进行分解,分成许多小目标,职工完成每个小目标都及时给予强化,这样不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而且通过不断的激励可以增强信心。目标不易一次定得太高,否则会使人感到不易达到或者说能够达到的希望很小,这就很难充分调动人们为达到目标而做出努力的积极性。
6 职工的工作兴趣是保持激励的关键
人的需求的满足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长链,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很快会产生新的需要。因此,激励不能一劳永逸,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要持续不断地进行,使人们经常保持一种满足感。但是这里存在一大难题,就是各种激励方法实施的可重复性差,随着人们对激励条件的适应性,任何激励因素都会变成保健因素,致使管理组织激励资源的稀缺性和激励因素(如工资、奖金)的有限性之间存在严重的冲突,使得管理激励难以持久。而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工作兴趣是非保健因素,具有激励作用。这就要求医院思想政治实际工作中,医院要根据医护员工的专业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因素,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要逐步改变目前多数医院只在职工进院初,进行一次分配岗位的现状。只有对工作的兴趣才具有较强、持久的激励作用。
总之, 激励是管理的一种手段, 管理者要讲究方式、方法, 要恰到好处; 激励要讲究艺术性, 要因人而异, 不仅要激励那些做出优异成绩者, 也要激励尚未成功但不懈努力者, 充分调动科室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确保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为科室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为医院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周子君,林明建,杨辉,等.医生满意调查—医生为什么不满意[J].医院管理论坛.2003,76( 2):18- 19.
[2] 孙文.对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机制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47-47.
[3] 李有柱,薛赤,孙炜.结合“7s”管理模式浅谈对医院管理的一点认识[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2):68-68.
下一篇:老年急腹症在诊治上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