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建立套管针静脉通路的方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素华 时间:2017-02-28
      1.6  评价标准  ①1次成功:使用套管针穿刺1次成功;2次成功:进行2次套管针穿刺后成功;3次成功:经过3次套管针穿刺后成功。②血管保护:穿刺的次数,多根血管遭到穿刺破坏的例数。③医疗费用:主要统计套管针所消耗的个数以及头皮针、注射器的费用。
        1.7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目前,在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多采用传统的套管针穿刺方法为病人开放静脉通路,由于血容量过低,血管欠充盈,使得套管针穿刺的1次成功率较低,反复对血管进行选择和穿刺,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破坏了血管,增加了医疗费用,而且会耽误抢救时间。
        3.1  二次穿刺法的创新之处  刘桂平等[2]首次提出了二次穿刺法,应用于失血性休克病人,方法为初次穿刺使用头皮针连接输液器进行输注,止血带为1条,距离穿刺点连接上方约20cm;二次穿刺使用套管针进行,不足之处在于:初次穿刺止血带系的距离较远,不利于穿刺静脉的充盈;输注器输注液体的压力不够。本次实验采用的二次穿刺法的改进与创新之处在于:止血带两条,增加初次穿刺的压力和静脉充盈度;使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保证生理盐水快速、顺利的进入静脉;选择的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压力低、较笔直、粗大,易于穿刺。
        3.2  二次穿刺法的特点  本次实验使用的二次穿刺法有其自身的特点:①用小号头皮针初次穿刺笔直、粗大的前臂静脉,提高了头皮针一次穿刺的成功率。②采用双止血带:近心端止血带在初次穿刺中起作用,靠近初次穿刺点,阻断血流、增大压力,使血管充盈;远心端止血带在二次穿刺中起作用,加压在初次穿刺点与止血带之间,使得期间的静脉充盈,为二次穿刺创造条件。③初次穿刺头皮针连接注射器,可以借助推注的压力保证生理盐水顺利进入静脉,使血管充盈。④使用二次穿刺:初次用小号头皮针穿刺,二次用套管针穿刺。⑤缩短套管针穿刺的时间,提高套管针穿刺的成功率。
        3.3  二次穿刺法的优点  “以人为本”,承认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关注人的生存状况,是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3]。对于低血量性休克病人来说,他们处于休克状态,我们不能通过言语与其交流,而对他们生命的及时抢救、对他们肢体的保护和利益的维护,就是对他们无声的关怀,二次穿刺法正是本着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而进行操作的。从表1、表2的结果来看,二次穿刺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其优点是:可以锁定穿刺静脉,减少由于盲目选择静脉而耽误抢救的时间,减少多次穿刺破坏多根血管对病人造成的痛苦,提高套管针1次穿刺的成功率(77.47%),降低了病人因多次套管针穿刺而产生的医疗费用。
        4  小结
        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建立套管针静脉通路的二次穿刺法速度快,可明显提高套管针1次穿刺的成功率,病人痛苦小,减少常规方法因多次穿刺而引起的血管破坏,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能达到良好的抢救效果。
参 考 文 献
[1]范勤梅.套管针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应用[J].中原医刊,2003,32(5):60-61.
[2]刘桂平,吴坤艳,王敏.失血性休克病人快速建立套管针静脉通路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95.
[3]朱雅芝,姜东九.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文的思路与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0):10-11.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