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的中医医史文献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7-02-28
                     作者:韩雨桐 臧明月 谭会 兰吉庆

【摘要】  本文从文献研究的角度系统地对古代哮喘病的中医文献进行收集梳理、发掘和研究,力求从整体上认识哮病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规律和其他治疗方法,以此揭示中医对哮病的治疗特点和成效,期望拓展临床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哮病  医史文献  研究分析
        哮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肺系疾患,症见发作性的呼吸困难,喉间哮鸣有声,甚则喘息不能平卧者。哮病常反复发作,经年累月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古今无数医家都对哮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处方用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一、病名溯源
        “哮病”是中医学对肺系疾病中一种病变的命名。《内经》最先对其有所认识,称之为“喘鸣”、“喘呼”。《素问·逆调论》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素问·玉机真脏论》有“秋脉……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喘。”金元以前,哮证与喘证统属于喘促一门,直至元代朱丹溪才开始明确将哮喘作为独立病名。“哮”与“喘”证分开论述源自明代《医学正传》“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卧息者谓之喘。”“哮病”作为病名见于文献,大约在明代,朝鲜·许浚撰写《东医宝鉴》有“哮病气实者……”的记载,以后秦景明的《症因脉治》一书便对哮病有了系统的阐述[1]。为了使病名更加统一、规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5年颁布了《中医病证的诊断疗效标准》,将本病正式命名为哮病。
        二、病因病机
        (一)先天遗传
        宋《普济本事方·卷一》“凡遇天阴欲作雨,便发……甚至坐卧不得,饮食不进,此乃肺窍中有冷痰,乘天阴寒气从背、口鼻而入,则肺胀作声。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母子相传者”其中的“母子相传”即为现代所说的遗传。清·龚延贤《万病回春》“凡过天气欲作雨,便发齁喘,甚至坐卧不得……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子母相传者……”清·叶天士称儿童哮喘为“幼稚天哮”,即指哮病乃是与遗传有关的疾病。
        (二)外邪侵袭,壅阻肺气
        1.风邪外袭  风邪侵袭,肺失宣发肃降,碍其通调水道之功,导致津液凝聚成痰。痰又可阻碍肺气,风痰相搏,阻滞于气道,使气道挛急引发哮喘。曾世荣《活幼口议·病证疑难·风痰隐久》云:“风者,肝主之,肝稍有不和,则风所由纵……痰之与风……流行于经络之由,传变他疾。所有风痰相袭,或作喘,或作喘息……临于肺则咳嗽。”清代蒋宝素在其所著的《问斋医案卷三·肺部中》及哮喘的发病机制时,亦十分重视风邪在发病中的致病作用,常从“风伏肺金”、“肺风深伏”立论,提出“哮病屡发,以治风为主”,十分切合临床治哮之旨。
        2.火邪致病  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有“喘,火气甚……热乎为阳,主乎急数”的记载。张景岳则提出“火盛伤金为喘”,《景岳全书》云:“实喘之证,以邪在肺也,非之实邪,非风寒之火邪耳……火之炽盛,金必受伤,故亦以病。……治火热之实喘,治以寒凉。肺而为喘。”沈金鳌认为,肺气盛余,以火入肺,火灼真阴,而致喘,《杂病源流犀烛论》曰:“《内经》论喘之因甚多,独诸病喘满,皆属乎热一语,足为纲领。……气盛有余便是火……肺气果盛有余,则清肃下行,岂复为喘,其火入肺,炎铄真阴,气衰不足故喘。”[2]
        3.寒邪为患  《素问·咳论篇》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清代叶天士曰:“宿哮,沉痼之疾……寒入背俞,内合肺系……宿邪阻肺阻痰,病发喘不得卧。”陈修园在《时方妙用》中则概括为“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俞,痰窠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发则肺俞之寒气与肺膜之浊痰,狼狈相依,窒塞关隘,不容呼吸。”哮证之宿根为痰,就其性质而论,属于阴邪,更容易为同类之阴邪所引动触发,故风寒、寒湿、寒饮、寒浊等阴寒邪气最易引动“膈上宿痰”而发哮喘[3]。
        (三)情志内伤,气机逆乱
        《素问·经脉别论》云:“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有所惊恐,喘出于肺”,《内科摘要》曰:“喘急之证,有因暴惊触心”《医贯》亦曰:“或七情内伤,郁而生痰……一身之痰,皆能令人喘”。现代医家也发现情志失调可产生风盛、气逆、痰阻、血瘀等变化,导致哮病的发作。忧思郁虑、愤懑恼怒等不良精神刺激,可使肝气不舒,肝失调达,导致气机不畅,肝肺升降失常,肺气上逆而发哮病。“气有余便是火”,肝气郁久化火,木火刑金,肺失肃降,以致气逆而哮病阵作。肝郁气滞,气血失调,血行不畅,瘀血内停更致枢机不利,肺气出纳受阻,上逆亦发哮病[4]。
        (四)饮食不节
        有三方面联系:一饮食不节直接刺激可引起哮病。《赤水全珠全集·哮喘辩》记载“哮发之原有三……有食咸酸呛喉而得者。”《证治准绳·哮》亦有“若味不节,其胸中未尽之痰,复与新味相结,哮必更作……”二长期饮食不节可形成伏饮留于体内。《医宗必读·喘》曰:“别有哮证,……,或因酸咸过食,或因积火熏蒸。病根深久,难以卒除,避风寒,节厚味。”三若素有哮证,饮食不节可成为哮病发作的诱因。如《证因脉治·哮病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则哮喘之证作”。 
《陈修园医书·哮证》曰:“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俞,痰窠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伤酒伤食亦发……”。
        (五)瘀血内阻,肺气壅滞
        肺为气之主,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肺气不利则百脉不畅,致肺络血瘀;而瘀血阻滞、血脉壅塞则又可致气机不利,津液停滞而生痰。从哮喘中痰与瘀的关系而言,痰可酿瘀,而肺络瘀阻亦可生痰,肺之宣肃失常,则气逆而喘,哮喘顿作。《内经》曰:“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证治准绳》中说产后“恶露不快散,血停凝,上熏于肺致喘”。《血证论》中曰:“盖人身气道,不可阻滞……内有痕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此都说明瘀血可致哮病的发生。
        (六)虚为根本
        哮喘反复发作更取决于肺肾不足,沈金鳌《沈氏尊生书》中说:“喘因虽多,而其原未有不由虚者。”《景岳全书·虚喘证治》云:“凡虚喘之证无非由气虚耳。气虚之喘,十居七八……若脾肺气虚者,不过在中上之焦,化源未亏,其病犹浅。若肝肾气虚则病出下焦而本末俱病,其病则深;此当速救其根已助真气。”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气失所主,少气不足以息而令人喘;肾主纳气,肾精不足,则“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矣”。且肺虚不能通调水道,布散津液,聚液成痰;肾虚不能主水,津液不归正化,亦可化而为痰。痰既已生,阻于肺系,则可因痰致病,发为哮喘[2]。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