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新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艳玫 时间:2017-03-14
       4  心理指导
        过敏性疾病患者多是反复发作,年复一年迁延难愈,发作频繁,身心倍受疾病折磨,有的奔走过多家医院,但收效甚微,甚至失去治疗信心而产生烦燥、忧虑、孤僻、易怒、甚至厌世等情绪【21】。护士应耐心从诊断方法、治疗原理、疗程等各方面进行指导,告诉患者只有查清过敏原,才能有效避免接触或进行脱敏治疗,并且一定能见效,也请接受过此治疗疗效好的患者现身说教,增强其自信心,消除恐惧心理,同时保持乐观的态度,这样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情的复发率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
        综上所述,过敏原即变应原是能引起人类IgE应答的分子,它不仅引起变态反应,也能通过脱敏疗法治疗变态反应。过敏性疾病它遍及临床各科、可见任何年龄,应用抗组胺药有效,但停药后复发率高,影响日常生活、工作;长期用药可致耐药性增加及药物毒副作用。变应原脱敏治疗是惟一可以影响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的病因疗法,它具有预防和病因治疗,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得到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肯定[22-24]。积极开展变应原脱敏治疗过敏性疾病有着其广泛的社会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变应原的种类及其引起过敏性疾病也越来越多,变应原复发或持续刺激是引起过敏性疾病慢性化的主要原因,食品致敏问题也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日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单一的常规的脱敏方法效果并不显著,针对各种过敏原的特性采用综合脱敏技术是发展趋势[25]。目前国内外专家都在探讨重组变应原、变应原基因免疫治疗、疗效更安全、效果更确切的变应原制剂等前景喜人。
参 考 文 献
[1]汤建萍,等.儿童特应性皮炎153例变应原皮试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6(9):37.
[2]刘慧.花粉过敏患者的防护指导[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91.
[3]陈慰锋,金伯泉. 医学免疫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1~200.
[4]汤建萍,等.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4,6(10):1303
[5]唐建华. 过敏性疾病[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10~34,155~160.        
[6]方凤.小儿呼吸病临床诊疗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73~203.       
[7]方凤.过敏原与过敏性疾病[J].人民军医.2004,47(12):730~732.
[8]赖乃揆,吴强. 变应原的标准化[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21(4):132~136.
[9]李本利,等.慢性荨麻疹450例变态反应检测及脱敏治疗观察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4):228~229.
[10]曾迎红,汤建萍.758例儿童常见变态反应疾病变应原皮试与分析[J].中国实用免疫变态反应和哮喘杂志,2003,7(1):18~20.
[11]范团起,李卫红.过敏性疾病吸入组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20~21,49.  
[12]于广新,等.慢性荨麻疹444例常见吸入变应原及脱敏治疗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2):106~107.
[13]张肖虹,马新凤.脱敏注射液配方法的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658.
[14]张肖虹,马新凤.脱敏液配药法的改进及应用[J].护理研究,2002,16(5):277~278.
[15]胡少芝,等.尘螨过敏患者脱敏治疗依从性分析与护理干预[J].护理学报,2006,13(6):46~47.
[16]卢慧宇,等.脱敏疗法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总IgE的影响[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1,5(6):511.
[17]林雪锋,姜丽君.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特异性脱敏疗法及心理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2,26(1):60.
[18]黎德燕,等.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及尘螨脱敏治疗观察[J].现代护理,2006,12(14):1328~1329.
[19]卢庆润,魏芳.门诊变应性疾病患者脱敏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7,22(9):27~28.
[20]陈刚,等.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特异性脱敏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者气道反应性及血清IgE、IL-4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2):119~121.
[21]刘真,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2,18(8):151~152. 
[22]Bousquet J,et al.Malling: Allergen immunotherapy: therapeutic vaccinesfor allergic diseases.Allergy,1998,suppl:53.                                      
[2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65.
[24]钟南山.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研究重点及努力方向[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2):809~811.
[25]邓鹏,等.花生致敏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与营养,2009,10:13~14.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