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应注重发挥任督经穴的作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包克义 时间:2017-03-14
        现在许多研究进一步证实,任督二脉掌控了中枢与自律两大神经系统,中枢神经是人体中央发号司令部,简单讲就是脑部,它是直接命令我们身体做各种动作和控制四肢灵活动作之中枢神经系统。自律神经则是主控五脏六腑,像肝、胆、脾、肺、胃、肠、胰这些内脏部位,只要打通了任督二脉,身体自然会健康。
        以上介绍充分说明了任督二脉及其相关俞穴在人体防病、治病、保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我们在治疗许多急症(急救)和慢性(慢性顽固虚弱病症)病时更应注重发挥实运用任督二脉及其相应穴位的作用。
        四、任督二脉临床相关病症的应用
        (一)在某些急、重病的抢救、急救时(如昏迷、休克、惊厥、晕厥、中暑、溺水、触电等),特别是在无现代抢救措施条件时,除选用其他经脉穴位同时,还应酌情选用任督二脉的人中、百会、素髎、大椎、会阴、印堂(在督脉经上)、身柱、筋宿、气海、关元等穴,常能起到更好效果。
        例:我们在临床中常以人中,百会,素髎,印堂,中脘,气海,大椎配合相关穴位治疗中暑,晕厥,虚脱等常收到满意效果。
        用大椎,印堂,人中配合十宣或少商及耳尖放血治疗高热,神昏,急性咽喉痛常取得好的疗效。
        (二)各种头痛、眩晕、失眠、痫症、中风、脏躁等(特别是功能性失调病症),均可酌选百会、风府、神庭、印堂、人中、大椎、中脘、巨阙、膻中、气海、关元、命门等可使疗效更好。
        例:用百会、神庭、上星、前顶、印堂、膻中、中脘等配合其他经相关穴位治疗头痛、眩晕、头昏、失眠、郁症等以功能性失调为主的病变均取得了较为可靠的疗效。
        (三)呼吸系统病变,如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除选用相关经脉腧穴外,还可同时选用任督经脉的大椎、天突、身柱、风府、膻中、璇玑、关元等穴可进一步提高治疗作用。
        例:以大椎、风府、膻中、中脘、天突、身柱等配合相应经脉穴位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病症缓解相关症状有较快作用。
        (四)消化系统病变,如胃脘痛、胃肠功能紊乱、呕吐、呃逆、腹泻、便秘、脱肛等,除选用相关经脉穴位外,同时可选任督二脉的中脘、建里、上脘、下脘、气海、水分,关元、神阙、悬枢、脊中、中枢、至阳、璇玑、命门、膻中等穴,可使作用更加明显。
        例:选择中脘、巨阙、天突、膻中、气海、上脘、建里、关元、百会、命门、至阳、脊中、筋缩、璇玑、下脘、水分,配合相关经络穴位治疗消化系统功能失调的病变,如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呕吐、呃逆、腹泻、胃脘痛、腹痛、肠炎、便秘、脱肛等常可收到较好效果。
        (五)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如水肿、淋症、癃闭、遗精、腰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病、产后病、不孕等,均可配用气海、中极、关元、命门、腰阳关,曲骨、长强、百会、中脘、膻中、石门等穴。常能使疗效更突出。
        例:我们用中极、关元、命门、神阙、中脘、百会、腰阳关、气海、长强等,配合相关经络穴位对痛经、月经不调、遗尿、遗精、阳萎、盆腔炎、水肿、淋症等的治疗或缓解相关症状常取得较好作用。
        由此可见任督二脉在经脉中及治病、防病、保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经络十讲 (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年9月第1版.94—136.
[2]焦国瑞.针灸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年. 7.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