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专业学生的手脑联盟训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秀荣 刘宇 时间:2017-03-14
【摘要】   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将建构教育理论应用到护理实践教学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护理技能训练中依据建构教育理论设计训练方案、组织实施,使学生做到手脑联盟,主动建构知识的的各个层面、相关意义。通过实践,学生们主动学习技能、参与技能学习的欲望极高,既动手又动脑,将书本知识与自己的动手结合,创造出丰富的思维,达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  手脑联盟  护理实践  动手能力  建构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学对教学赋予的新涵义是“教学生学”,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变得更加聪明。护理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 理论是基础, 是学好、用好护理技术的前提, 动手实践更是护理技术学习的重要环节、必要环节。因此,在护理技术教学中, 应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特别做到手脑联盟,使其护理技术水平迅速达到教学、社会的要求。
        1  护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传统实验教学的方法   在进行一项护理技术的学习时,教师往往按照目的、评估、操作前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的顺序进行实验教学设计的,老师一个人在示教室把这项护理技术的操作程序完整演示出来,特别强调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最后借助于视频的反复播放让学生模仿进行护理技术的学习。这样做让人感觉,学生像一个机械人一样,完全是在某一种框架下进行模仿,时间一长,学习热情骤降,课上的学习气氛不浓厚,教师只有靠操作考试这个杀手锏来控制学生来认真学习这项技术。这里忽略了学习者在学习这项护理技术的心理、生理能力。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她们对专业技术的学习是很有兴趣的,脑中充满了无数个“为什么”,怎样使学生的兴趣能够维持长久和稳定呢?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1.2  教师对护理专业的热爱   作为护理学院的老师应该对护理专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由于护理专业的特点,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护理技术在病人身上的实施来体现的,可以说护理技术是传播护理理论、护理知识的媒介,我们对护理的认识、情感都是通过护理技术的媒介作用传播出去的,它的价值就是体现在这里。一般情况下,护理教师在传授一项技术时,往往在操作程序、手法、技巧上强调过多,特别爱采用反例法(如不正确的做法)以提醒学生注意。结果,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还是过多的出现反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很是无奈。这并不是学生的过错,而是我们的老师在传授操作技能时方法不当,应该把你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情感通过护理技术的演示体现出来,使学生看到完美的护理技术,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求学愿望,这样学生会增强对护理技术学习的记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教师应把操作的肢体美融入到护理技术中去   护理专业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专业,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有很多带有人为的一些因素,主裁判是服务对象——病人及家属。护理技术水平又是病人及家属首先要判断的。病人是否愿意接受你在其身实施护理技术,取决于病人对你的信任程度。怎样取得病人的信任,使你的护理技术能够在病人身上实施,这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特别引起重视。因为护理技术的更新很快,新的技术会不断产生,我们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病人、家属以一个宽容的姿态提供实施的平台。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在评价学生对护理技术的掌握情况时并没有把操作的肢体美考虑进去,评价的重点只是在程序、方法的正确与否给予很高的分值。笔者认为,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平时护理技术的模拟训练中,就应该注意技能技巧的应用,特别是人体力学及美学的应用,不要急于判断技术的正确与错误,而是让学生判断护理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从病人的角度考虑,是否能接受这样的技术在你身上的实施,有没有可改进的地方等等。
        2  护理实践教学改进方法
        护理人才的培养一直是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护士的动手能力必须加强,手脑要高度结合,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护理人才。我国教育学者陶行知认为:“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2.1  基本思路  应用建构教育理论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这种模式训练,做到手脑结合,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构建知识的各个层面。手脑联盟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从认识——应用到主动的理解—应用,学会抓住书本的主要学习点进行读书,真正掌握学习精髓,最终达到护理技能训练目标,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评判能力有明显提升。
        2.2具体实施
        2.2.1  设计训练方案  与课程主讲老师讨论实践教学的训练目标、实施方法、评价方法等内容。特别是怎样将课程所学的理论与训练结合起来。我们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预测学生在训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理论知识掌握的盲点,如何进行解决,遇到争议的问题怎样处理等细节问题进行讨论,达到共识,形成一个方案。针对方案的可操作性模拟演示,特别是多名老师参与的实践教学,既要考虑方法的一致性,又要给各位老师有发挥的空间。分清哪些是原则上的问题,已经是很成熟的方法;哪些是目前有争议的问题,对其科学性、合理性的认识需要实践的考验;分清在学校初步学习阶段应达到的技能训练目标;对目标的评价方法,怎样如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真正的动手能力进行精心设计。针对体格检查、现场心肺复苏、包扎止血训练项目的特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中将客观、现存的知识以适合传播、传递的方式输入到学生头脑中,学会分析、判断实施操作中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真正做到手脑的联盟。 
        2.2.2  组织实施
        2.2.2.1  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组织实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逐步形成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1]。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