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和哺乳期中药应用与风险控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解海 李泽民 朱林峰 时间:2017-03-14
一些毒性中草药的炮制品如巴豆霜、千金子霜、制草乌等毒性较生品有所降低,但仍具较大毒性,孕妇需禁服。另一些中药如炮附片、制白附子、制天南星、制川乌等经炮制后毒性降低,妊娠期可配伍谨慎使用。
        2.2.2 药性剧烈易致堕胎的药物  一些药物虽无毒性但药性峻猛,用药后药物成分容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造成不良后果。2010版药典载妊娠禁用药37种,除毒性药外还包括三棱、马兜铃、天仙藤、阿魏、莪术、黑种草子、麝香;忌用药2种:大皂角、天山雪莲;慎用药59种,除毒性药外还包括人工牛黄、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三七、大黄、川牛膝、小驳骨、飞扬草、王不留行、天花粉、天然冰片、冰片、艾片、牛膝、片姜黄、玄明粉、芒硝、西红花、肉桂、红花、芦荟、苏木、牡丹皮、皂矾(绿矾)、没药、郁李仁、虎杖、金铁锁、乳香、卷柏、枳壳、枳实、禹州漏芦、禹余粮、穿山甲、桂枝、桃仁、凌霄花、益母草、通草、黄蜀葵花、番泻叶、蒲黄、漏芦、赭石、薏苡仁、瞿麦。“禁用药”可能或肯定可以对胎儿造成危害或较大危害,且用药可能难以明显改善孕妇的病情,或还有其他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供选择,这种情况下必须禁用;“忌用药”对胎儿造成危害或较大危害的可能性很大,但孕妇病情紧急,而用药有可能明显改善病情,且无其他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供选择,这种情况应尽量避免使用;“慎用药”可能或肯定可以对胎儿造成一定危害,但用药有可能明显改善孕妇的病情,这种情况下可依据经验或其他文献报道作出更为严格的使用限制,谨慎使用。
        2.2.3 含乙醇的中成药  乙醇可自由通过胎盘导致胚胎细胞和组织损伤,尤其妊娠初期的8-12周及分娩前2周。孕期应用含乙醇类中药可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功能异常导致子代发育迟缓,也可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导致小头畸形及其他面部异常[1]。对于国公酒、风湿跌打药酒、舒筋活络酒等药酒及酊类中药,妊娠期间应禁止使用。
        2.2.4 抗癌药物  由于胚胎细胞和肿瘤细胞都具有迅速分裂增殖的特点,因此许多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如含黄樟醚的细辛[2]、含秋水仙碱的丽江山慈菇[3]等也显示出较强的致畸作用,妊娠期间应禁止使用。含这些中药材的中成药如复方青黛丸等也应慎用。
        3  哺乳期药动学特点
        几乎所有能进入乳母血循环的药物均可进入乳汁,再通过乳汁转运被乳儿吸收,进入乳儿体循环,因此母体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是决定乳儿吸收的药物量的最重要因素。多数药物可被乳儿吸收。由于乳儿自身肝肾功能尚不健全,解毒和排泄药物的能力低下,还应充分考虑对乳儿产生的后遗效应及药物蓄积产生的毒副作用。
        4  哺乳期用药的特点与风险控制
        哺乳期用药必须有明确的用药指征,同时权衡用药的风险/收益比。由于目前尚没有中药能否进入乳汁的文献资料,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应假定能充分进入。毒性较大的中药在任何浓度水平下对乳儿都是不安全的,如必须使用应停止授乳。应用番泻叶、大黄等药性寒凉的泻药时也应停止哺乳,以免药物成分进入乳汁造成乳儿腹泻。应用中药治疗期间,乳母应在哺乳后立即服用药物,以使下一次哺乳时药物浓度尽可能低一些。
        5  小结
        围产期用药关系到胎儿、乳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必须用药时应根据母亲病情的需要选择疗效确切而对子代比较安全的药物。临床医师和药师要仔细了解用药时的孕龄,掌握中药的药物性质,把握好安全剂量、给药时间和恰当的给药途径,做好用药风险防范工作。同时,应通过网络媒体积极开展合理用药宣传,帮助医患双方树立规范应用中药的良好意识,切实保障用药安全。 
参 考 文 献
[1]李异玲,王炳元.胎儿酒精综合征[J].肝脏,2009,14(3):259-260.
[2]宋俊斋,李家红,杨念,等.中药细辛的遗传毒性实验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0,7(5):262-264.
[3]刘冰,庞慧民,武广恒,等.几味抗癌中药致突变性研究[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9,25(1):8-10.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