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针疗法在临床上的部分应用病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7-03-14
       病例六:口腔粘液囊肿5例,男4例,女1例,年龄均在21—30岁之间,病程在1—3年者,除一例经手术摘除后复发,其余4例均为首次治疗,病变在口腔两侧或下唇内粘膜上,均为花生米大小囊肿,周围界限清楚,无压痛,采用蜂针治疗,经试针无过敏反应后,在囊肿上散刺3—5处,每日或隔日一次,共治疗10—15次后,囊肿消失,随访6年未见复发。
        病例七: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5例,男13例,女2例;32—40岁6例,41—60岁7例,60岁以上2例;病程1年以内者8例,1—3年者4例,3年以上者3例;病变部位双下肢8例,左下肢4例,右下肢3例;临床分期:属营养障碍期(Ⅰ—Ⅱ期)12例,坏死期(Ⅲ期)3例,即双足大拇趾和小趾处,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15例患者均见患肢远端皮肤呈片状的青紫色,伴有疼痛、麻木,患肢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其中有5例未能触及,而且小腿肌肉有轻度萎缩,行走不便呈跛行。治疗方法:病变在足外侧和足背部,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病变在足内侧,取阴陵泉、三阴交、复溜等穴位为主,同时配委中、承山、太溪、太冲,每次取穴4—5个,在试针无过敏后,每穴用蜜蜂一只,以直刺留针15—20分钟。再根据病变范围(皮色异常)的大小,每5cm2 用蜂一只,用镊子将蜜蜂的毒腺囊与尾部的蜂刺一起拔下,在病变处的局部进行散在的点刺,隔日一次,针后如果局部出现肿胀发硬时,待其症状消失后再进行治疗,每疗程为15次。在治疗期间,适当休息,多抬高患肢,经治疗可见溃烂面分泌物减少,随之逐渐愈合,病变处的皮肤颜色变浅,慢慢恢复正常,患肢的疼痛、麻木等自觉症状消失。因蜂针(蜂毒)有抗炎、溶栓、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加强并改善了局部的微循环,从而促进了病变处的微小动、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的康复。经2个疗程治愈8例,3—4个疗程治愈5例,5个疗程以上治愈2例。
注释:
①所谓试计,即蜂针的过敏试验,用蜂蜜一只,将其尾部的蛰刺和毒腺素一起拔下,然后在患者前臂下端内侧的皮肤上蛰刺一下,随即拔出,可见刺点有一小皮丘,经15—20分钟观察,无泛发剧烈红肿和奇痒等局部反应,无恶心呕吐,无胸闷心悸,无荨麻疹等全身症状,即可进行蜂针治疗。若出现过敏反应者不适使用蜂针治疗,应做好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紧急处置。笔者经过数百万人次的蜂针治疗,出现过敏反应者在3‰左右。
②直刺留针法:主要用于急性疼痛,各种慢性疾病,活动功能障碍等。在点刺的基础上,将蜇针全部刺入,并留针在人体穴位内,此时可看见毒腺囊自动收缩,直至排完蜂毒液体为止,一般需20—30分钟后,拔出蜇针即可。所刺穴位内含蜂毒量大,刺激性强,而且局部持续时间长,对疏通经络,调整气血更有好处,更有利于慢性疾病的康复。
③散刺法:主要用于某些疾病的某一部位的皮肤感觉迟钝,触觉、痛觉、温觉障碍,甚至出现麻木,其病变处呈片状,块状、条索状的分布等。散刺前对皮肤区域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手指或摄子挟取蜜蜂的上半部,使蜂尾部的蜇针充分暴露或用镊子将毒腺囊连同蜜蜂尾部的蜂针一起拔下,然后进行散刺,其针刺的特点是,蜂针针刺表浅,不按经络穴位进行,在感觉异常的区域内,不停留的散在针刺,一个活体蜂可连续刺6—7处,因所刺部位点多、面广,而蜂毒液量极少,固有兴奋局部末稍皮神经功能的作用。
④点刺法:主要用于一些病程较短、症状较轻或遂渐康复或初诊病人等。按正常取穴消毒后,将蜂尾部的蜇针对准穴位,刺入皮肤,不适过深,随及迅速拔针,不得留针,如果刺入过深,拔针动作过慢,蜂针将有可能留在穴位上,一个活体蜜蜂根据病情和不同的针刺部位,可点刺3—5处,因此不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还相对增加了针刺的强度,有利于疾病在较短时间的好转。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