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护生实习前培训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7-03-14
        3、相互评价
        技能操作不是机械性的,而是知识、技能、素质、沟通、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为了防止学生机械地练习,我们在培训和测试时,采用真实的问题情景,通过角色扮演,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例如为病人做青霉素皮试,从皮试液的配制、物品及急救药物准备、询问“三史”(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注射部位选择、注射方法、注意事项、结果判断等方面进行练习,然后采用自我评价、同学间评价、老师评价的方法。可以评价学生该项操作的熟练程度、与病人沟通能力,以及学生对相关医学知识掌握情况。对成绩给予肯定、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学生间取长补短,使技能练习目标更明确。同时扮演病人的同学更能体会到做为病人的痛苦、焦虑和对医务人员的期望,从而激发学生更热忱地为病人服务。
        4、树立信心 
        鼓励为主,增强信心 在操作练习中,为增强真实感。各种注射法均让学生相互联系。当学生面对自己的第一位“病人”时,都不免紧张、手忙脚乱,此时除了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外,对学生应多鼓励,“相信你一定行”,如果能顺利完成操作,将极大地增强自信,对她以后的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当操作失误时,要求学生向“病人”道歉以求谅解,同时帮学生查找原因,鼓励学生多练习。
        二、实施效果
        在2007级护理实习生中抽样调查了260名学生,有249名学生(占96%) 认为经过实习前综合教育训练, 她们到医院后都能在2周内适应新的实习生活, 往年一般需要5~7周。 
        调查260名实习生, 有246名学生(占94%) 认为通过实习前综合教育训练, 复习巩固了专业技能, 使她们更清楚自己的职责、任务,更明白自己的角色。学生进入医院不久即适应了医院的工作和学习, 满足了医院对实习生的基本技能要求, 赢得了带教老师和医院的信任, 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尤其是临床操作机会。 
        调查了11所医院,有10所医院(占90.1%) 对我院实习生的评价较好, 明确表示经过实习前培训的学生明显好于往年。 主要表现在基本功扎实, 爱学习, 守纪律, 懂规矩, 有礼貌, 能吃苦。能够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 能够适应新的医疗环境,能积极防止各种医疗风险的发生。 
        由于赢得了医院和实习带教老师的信任, 实习期间得到了充分的学习机会, 实习教学质量有了充分保证, 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相应提高, 增强了学生的就业优势。 
        三、总结 
        (一)、实习前的基础护理技能培训很有必要。学生接受大部分的基础护理技能训练后, 离进入实习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免有所遗忘, 直接进入实习, 可能会在面对病人时无所适从。为使学生尽快进入实习生的角色, 在临床实习前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就非常必要。 
        (二)、由于在校护理教育滞后于临床护理的发展,有些内容需要实习前补充。临床护理新产品新技术日新月异。因此, 学生在实习前有些内容需要进行补训以利于护生适应新的形势变化。 
        (三)、临床实习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 在临近实习前, 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是使得护生能更好的进行实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通过实习前培训,学生遇到问题后,能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为了回答老师及“病人”提出的问题,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因此使其理论水平得以提高。操作评价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在自评、互评过程中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又能找到自身不足,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总之,通过培训,使学生职业道德得以加强、医学理论知识得以巩固、沟通能力得以提高、操作技能得以强化,基本克服了实习前的紧张不安情绪。对实习生岗前培训使其进入医院临床实习后缩短了适应临床护理角色的时间,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也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1]李晓松.人际沟通[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