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用于腰麻下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3-19
盐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相比具有心脏毒性低、运动阻滞轻等优点,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大多数剖宫产手术为急诊手术,对于麻醉的要求是既要起快、镇痛完全、肌肉松弛,又要保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药物对胎儿影响小。既往剖宫产手术腰麻均选用布比卡因,效果良好,但存在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及术后运动阻滞恢复慢等缺点。自2008年开始,我们将盐酸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比较二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期间对产妇的影响,以评价其优劣。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初产足月单胎产妇120 例,年龄21 岁~38 岁,体重60 kg~95身高155~170cm,ASAⅠ级~Ⅱ级,。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 ,每组60例。术前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无椎管内麻醉禁忌,无先兆子痫、妊高征等产科并发症,无其他系统疾病,无麻醉药物过敏史。
1.2 药物配置 : R组用罗哌卡因13 mg(1%罗哌卡因1.3 ml),B组用布比卡因10 mg(0.5%布比卡因2ml),均加10%葡萄糖稀释至2.5 ml。
1.3 麻醉方法: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输入复方氯化钠500 mL~1000ml。产妇左侧卧位,于L3~L4椎间隙行蛛网膜下隙穿刺,见有脑脊液流出时,将配好的局麻药以0.1ml/s速度注入蛛网膜下隙,即刻平卧,术中持续鼻面罩吸氧2L/min,术中根据SBP低于基础值及HR情况适当调节输液速度,若SBP低于基础值20%,静脉注射麻黄碱5mg~10 mg,若HR低于55次/min,静脉注射阿托品0.25 mg~0.5 mg。
1.4 指标监测
术中连续监测ECG、BP、HR及SpO2。用针刺法测定痛觉消失平面,应用改良Bromageif法[0级无阻滞,1级不能抬腿,2级不能屈膝,3级不能伸踝(完全阻滞)]评定下肢运动阻滞情况。记录术中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不良反应。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min、5 minApgar评分,。从镇痛、肌松效果、牵拉反应三方面评价麻醉效果分级,Ⅰ级镇痛效果差,疼痛较剧,腹肌紧,牵拉反应严重;Ⅱ级镇痛效果一般,轻度疼痛,腹肌较紧,轻微牵拉痛;Ⅲ级镇痛效果良好,腹肌稍紧;Ⅳ级镇痛效果极好,腹肌松软。从术中血压下降(SBP低于基础值20%)、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术后尿潴留、头痛等方面评价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T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孕期和手术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麻醉效果全部属Ⅳ级,两组最高麻醉平面均达到T4,但麻醉起效时间、达最大运动阻滞时间R组均长于B组(P<0.01),从最大运动阻滞恢复至无阻滞(Bromage0级)时间R组明显短于B组(P<0.01)。麻醉期间R组有99 例(83%)最大运动阻滞为Bromage2级,只有11例(17%)达3级,而B组全部为3级(100%). 麻醉后30 min内,R组的BP、HR比较平稳,B组SBP在给药后10 min~30min比麻醉前或R组的同一时点值下降明显(P<0.05)。不良反应R组多于B组(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 min、5min时的Apgar评分两组新生儿评分A组为(9.16±0.72)分,B组为(9.08±0.6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无差异。术后随访未发现母婴有任何神经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