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穴注、药物综合治疗重症中风后遗症验案两则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3-19
(1)、C组针刺法:
上午(8时)
① 头针:朱氏头皮针、靳氏头针、取穴及操作方法同A组针刺法,针刺得气后留针8小时。
② 腹针合神厥穴隔姜灸疗法:取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开四关(滑肉门(双)、外陵(双)。针刺人部,在行腹针疗法的同时,加用神厥穴隔姜灸疗法。操作:先将硬板纸制成一个灸架(长12厘米,宽6厘米,两侧高1.5厘米,在平台正中剪一个长3.5厘米,宽3厘米的空洞),置于神厥穴上,再将鲜生姜切成3—4毫米厚的姜片,用大号三棱针自姜片正中向四周点刺许多小孔(以便热力传导),最后将直径约2.5 厘米大小的艾炷置于有孔的姜片上点燃,放在灸架上施灸,连续施灸三壮共40min左右,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下午(4时):
③ 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取穴操作方法同上。针毕用药物穴位注射法。
(2)、C组穴位注射法:药物、取穴及操作方法同A组穴位注射法,隔日穴注1次。
4、D组针刺法、穴位注射法。
(1)、D组针刺法:
上午(8时)
① 头针:朱氏头皮针、靳氏头针、取穴及操作方法同A组针刺法,针刺得气后留针8小时。
② 华佗夹脊穴疗法。操作:病人取俯伏位或俯卧位,于脊椎棘突间两侧,背正中线各旁开0.5寸处,自第1胸椎至第5腰椎,每侧17穴,左右共34穴。每次行针刺后加电针2-4组,用断续波,中等刺激30min,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下午(4时):
③ 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取穴操作方法同上。针毕用药物穴位注射法。
(2)、D组穴位注射法:药物、取穴及操作方法同A组穴位注射法,隔日穴注一次。
(二)药物治疗
1、开富特片 一日3次 每次1片 口服
2、脑复康片 一日3次 每次2片 口服
3、华佗再造丸 一日2次 每次48粒 口服
二、疗效观察
经上述疗A组、B组针刺法、穴注法治疗一周,患者神志、语言欠清及患侧下肢瘫痪已初见好转,排便时已有感觉,继治一周,二便功能显著好转,在有便意时能叫陪护了,此时保留导尿装置全部取出。继治2周,二便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神志、语言进一步好转,已能与家人行日常用语对话交流了,患者之面色及精神状态均有明显好转,肢体功能训练已从室内转向室外训练,在其家属的搀扶下,患侧下肢已开始拉绳学走路了,此时治疗方法改为C组、D组、A组针刺、穴注法轮换治疗(每组治疗10天)。当治疗一个月时,患者神志、语言功能已趋正常,已能独自健手用拐杖行走数十米距离了,先后共治74天,患者神志、语言等功能均恢复正常,能弃杖独自稳步行走,生活已能部分自理,患侧上肢亦能做上举、内旋、外展等功能活动了,但握物尚显无力。经家属要求,同意出院回家作进一步家庭康复训练。
三、体会
重症脑出血、脑梗塞后遗症,属祖国医学中风(中脏腑、中经络)后遗症范畴,为针灸临床常见疑难病症之一,若用单一的传统针刺法治疗则很难奏效,笔者采用头针、体针、电针、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腹针合神阙穴隔姜灸疗法、华佗夹脊穴疗法、药物穴位注射法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配合相应之中西药物等综合疗法,治疗两例重症中风后遗症病人均取得了较理想之疗效。
A组针刺、药物穴位注射法:由头针、体针、电针、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及A组药物穴位注射法组成。头面区、上焦区、下焦区为朱氏头皮针中风基本方,具有醒脑开窍、活血、止血、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改善脑血管通透性,改善心脏功能之功效;颞三针为靳氏中风基本方,具有显著增加脑部血流量、保护脑神经细胞、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之功效。智三针具有醒神强志之功效。两方合用之,具有互补、增效之作用。
实验研究证明:针刺于头部特定穴位,可直接或反射性地影响运动区脑组织功能,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促进脑组织水肿吸收、消除,加速病变区脑组织功能恢复,具有醒脑开窍、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之作用,可促进病灶的修复和周围脑组织的代偿作用。
体针疗法作用于患侧肢体及头面部经穴,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之作用,再配合电针、药物穴位注射、则更增加了对经穴的刺激剂量,使之能产生较持久的治疗效应,从而就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由石学敏院士所创立,石院士经潜心研究,认为中风病基本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所致,“醒脑开窍”针刺法以醒脑开窍为主,辅以疏通经络,滋补肝肾为治疗原则,具有开窍启闭、改善元神之功效。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能达到治病必求其本之目的。
以上多种针法组合运用,就更增强了其综合治疗效果。这种病灶局部与全身的整体治疗,具有标本兼治,调和气血,营养全身之功效。
B组针刺、药物穴位注射法:由头针、体针、电针、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及B组药物穴位注射法组成。
中风病为脑血管病变所致,其病位在脑,四神聪穴位于头顶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开一寸处,为近部取穴之方,会阴穴位于前后二阴之间,长强穴位于肛门与尾骨尖连线之中点;为调控二便之要穴,二穴分属于任、督二脉之首穴,借经络相联而络于脑,谓远部取穴之法,二便失禁又为脑血管病变之并发症,属标证,亦谓标本兼治之法则。
故本法治疗脑出血后遗症二便失禁症,属远近取穴之方,标本兼治之法,对症又对因,相得益彰,加之行针刺后再用电针、药物穴位注射,就更增加了有关穴位的刺激剂量,故能收效显著。
腹针合神厥穴隔姜灸疗法:前者是通过在腹部进行针刺,调节脏腑、经络,治疗全身疾病的新疗法。“引气归元”方中:中脘、下脘均属胃脘,两穴合用有理中焦、调升降之作用。脾胃位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肾又主先天之原气。因此四穴合用有“以后天养先天”之功。故患者气血来源旺盛,先天之本获得滋养。“腹四关”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之功效,可使气血上输下达肢体末端,为肢体功能的恢复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行腹针疗法的同时加用神厥穴隔姜灸疗法,后者具有温中散寒,宣散发表,通经活络之功效。通过艾和姜在施灸时所产生的双重效果,对神厥穴及相关经络系统的调整作用,可促进全身气血的运行,增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祛邪能力,与前者同用相得益彰,具有协同增效之作用。
华佗夹脊穴通过经络系统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相关联,针刺之可以调节全身脏腑之气血、促进肢体功能之恢复。
综上所述,笔者采用针刺、穴注、药物等综合疗法治疗两例重症中风后遗症,属针药结合之疗法,它具有协同增效之作用。虽然两病例之病因、病理以及临床表现各异,且显错综复杂,但只要能抓住主要矛盾,采用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即能取得逐步好转,以至最终能达到较满意的康复效果。
在用本法治疗重症中风后遗症的同时,积极地鼓励病人在其家属的帮助下作系统、认真、反复、耐心的语言、肢体功能训练,对病人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孙远征,王琳晶.针刺结合超声治疗仪对脑出血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2006年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 30 .
[2] 王启才,周庆生.针医心悟第1版 [M] 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 526-527.
[3] 王启才.高俊雄经络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M] 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7.
[4] 何联民,针刺.穴位注射治疗脑干出血后遗症验案1例 [J] 针灸临床杂志2007(1) 19-20.
[5] 何联民.针灸临床杂志,电针加穴注治疗中风后遗症两便失禁症验案三则.2004.11第20卷第11期 25-26.
[6]何联民.多法轮换治疗重症脑外伤后遗症验案三则 [J] 健康大视野 2008(12) 87-88.
上一篇:食道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下一篇:冠心病的病变特点及早期发现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