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调查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3-19
【关键词】护士;身心健康;研究
当今工作倦怠已被称之为职场上的职业杀手,其不仅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已成为影响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而护理人员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质量,具有对自身及其服务对象的双重影响,只有医护人员自身健康状况达到一个良好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其角色功能,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1]。医护工作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集医疗角色、家庭角色于一身,常年工作在医疗卫生第一线,常常处于各种角色的矛盾冲突中,除了要承担十分繁重的医护工作外,还要兼顾自修学习,因而较一般人群有更高的紧张体验,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现就当前我院医护健康状况研究进行了初步研究。
1对象和方法
1.1以我院医护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因采用的是自填式结构性问卷,进行资料收集。
1.2由被调查者按调查表中的内容逐条如实回答。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心理健康症状、生理方面症状、行为方面症状3个方面,心理健康症状包括疲劳感,心情忧郁、挫折感、注意力不集中等;生理方面征状包括头痛、头晕、睡眠障碍、胃肠道疾病、体重增加、丧失性欲;行为方面症状包括职业倦怠,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候群,包括情感衰竭。
2结果
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结果以心境抑郁、精神紧张和焦虑失眠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急诊科和儿科心理状况不佳者为最高;调查结果表明,医护人员的躯体化、强迫症状高于常规,多表现为失眠、健忘、操作准确率下降等,且患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胃炎等职业病的比例也很高。医护工作人员不同年龄、护龄、职称间在应激反应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
3讨论
3.1影响医护工作人员健康水平的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护龄、文化程度、职称、个性等。医护工作人员不同年龄、护龄、职称间在应激反应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40岁以下医护工作人员激症候群检出率高于30岁以上者,随年龄增长,应激症候发生渐渐上升,在26~30岁出现高峰,应激症候发生程度呈下降趋势。调查表明73.6%的护士心理知识缺乏,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承受能力差,心态不稳定,易产生烦躁、焦虑、抑郁情绪,又不善于正确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心理的平衡和调解,加上家庭、工作、环境的多重压力易使医护工作人员发生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同时,由于自我期望过高,没有形成正确的职业认同感,易对现实工作状况产生不满情绪;日常生活事件对医护工作人员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与生活、学习、工作直接有关的项目影响最为突出,不同年龄、不同职称医护工作人员面临的生活事件不同,研究显示医护工作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与生活事件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