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3-19
1.3干预方法: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宣教方式,其流程包括:①知识评估-分析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确实存在的问题-寻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②知识评估,应用自制疾病知识评估问卷对患者疾病进行评估,将患者疾病知识分为3层即患者已掌握的知识、不了解的知识、想了解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情况,确定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归类如知识缺陷、知识转化行动障碍、错误健康信念等。对存在的问题探究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患者是由于经济原因引起,采取争取低保或社会救助的方式;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说服家属为患者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③实施严格按家庭护理方案的要求、时间、方式以及频率、实施流程图有序地实施;④第2个月每周入户干预2次,电话随访1次;第2、3个月每两周入户1次;第4-6个月每月干预1次,包括即时提问、行为疗法、电话监督。
2程序式家庭护理对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
社区干预使血压下降,主要从两个方面起作用。一方面避免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包括:情绪激动、便秘、饱餐、肥胖、 吸烟饮酒、缺少运动、失眠、食盐摄入过多、不合理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这些知识,通过定期随访及增加社会支持进行监督、采用行为矫正疗法纠正其的不良习惯。另一方面从直接将低血压角度出发,采用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包括让患者了解服药的注意事项,正确服用降压药的方法,家属的督促及设置服药提醒措施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据相关资料显示,90%的降压药能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目的,因此患者掌握正确用药,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是血压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2]。
3结论
程序式家庭护理能提高高血压患者依从性,促进血压有效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本家庭护理模式还体现了良好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制订了具体的、可行的流程图与护理步骤实施程序,使操作简便易行[3];选择需求量大、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家庭护理服务,从而既能满足高血压患者的需求,又能适应社会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因此,程序式家庭护理模式值得在社区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解.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中医药导报,2007,13(9):60-61
[2]周玲.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8):198-199
[3]陈光.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近况.中国全科医学,2005,12(8):1020-1021
上一篇:浅议带状疱疹的成因及护理
下一篇:介绍一种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