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孙昱 黄熠 时间:2017-03-19
       4讨论   
        目前对直肠脱垂的发生有两种学说[2]。一是滑动性疝学说:认为直肠脱垂是直肠 盆腔陷凹腹膜的滑动性疝,在腹腔内脏的压迫下,盆腔陷凹的腹膜皱壁逐渐下垂,将覆盖于腹膜部分之直肠前壁压于直肠壶腹内,最后经肛门脱出。二是肠套叠学说:正常时直肠上端固定于骶骨岬附近,由于慢性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内压增加,使此固定点受伤,就易在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发生肠套叠,在腹内压增加等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套入直肠内的肠管逐渐增加,由于肠套叠及套叠复位的交替进行,致直肠侧韧带、肛提肌受伤,肠套叠逐渐加重,最后经肛门脱出。也有人认为以上两种学说是一回事,只不过是程度的不同,滑动性疝也是一种肠套叠,只是没有影响到整圈肠壁。而后者是全层套叠。
        直肠脱垂易诊断 ,但是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各种方法优劣不一[3], 不论采用何种手术,术后都应尽可能去除引起直肠脱垂的各种因素,使手术固定的直肠及乙状结肠与周围组织产生牢固的粘连。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通过注射药物 ,使直肠粘膜与肌层、或使直肠高位部分与周围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纤维化 ,使直肠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而达到治疗效果[3]。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具有治愈率高、疗效快、操作简单的特点,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4]。儿童和老年不完全和完全肛管直肠脱垂都应先用非手术疗法,如不见效,可采用直肠内粘膜下注射疗法,很少需要腹内手术。成年人直肠脱垂也可以采用经肛门手术,并发症较低,损伤小,效果良好。
        直肠脱垂的典型解剖特征:①直肠自身套叠; ②深陷凹或深douglas凹; ③直肠与骶骨岬不固定; ④直肠和乙状结肠冗长; ⑤盆底和肛门括约肌薄弱;⑥肛门松弛。理想的手术方法应尽可能改正这些异常。本文的手术通过肛门进行手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①④⑤⑥的问题,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术式具有如下优点:①通过直肠粘膜缝扎缩短直肠自身套叠;②通过直肠粘膜缝扎改善直肠冗长;③通过缝扎处注射治疗加强缝扎效果;④在直肠粘膜下及壁旁注射可起到固定盆底组织的作用;⑤肛门环状缩窄术解决肛门松弛。⑥经肛门手术损伤小、痛苦小、愈合快。
        本文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考虑与切口污染有关,在以后的治疗中应当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措施。1例患者术后6月复发,考虑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长期咳嗽,腹压增高致直肠脱垂复发,因此,手术前后应当积极治疗慢性病史,尤其易致腹压增高的疾病。
        综上所述,直肠粘膜缝扎固定注射术和肛门环状缩窄术是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损伤,痛苦小,费用低,愈合快。在理论上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原则,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卢鹏等.直肠脱垂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65-67.
[2]喻得洪.现代肛肠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230.
[3]李立等.国内直肠脱垂的治疗进展.中国临床医生-2001.7.
[4]赵宝明等.中医外科固脱法治疗脱肛溯源及临床应用  北京中医药-2007.7.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