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沙江 时间:2017-03-19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后是否存在继续出血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过去普遍认为脑动脉破裂后仅有短暂的活动性出血,时间约在30min内;脑出血患者症状继续加重,人们普遍认为是由于脑水肿、脑积水和全身因素所致。        近年来由于脑CT的广泛应用,发现临床症状继续加重的部分脑出血患者在一段时间存在继续出血。本研究采用Brott等的判定标准,继续出血发生率为14.62%。近年几个较大样本的研究证实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发生率为20%-38 %[1]。关于继续出血发生的时间,目前有不同结论,多数认为6h内继续出血者最多,6-24h部分患者有继续出血,24h后很少发生。本组病例多在发病后6h内第1次CT查,24h内进行第2次CT复查,均发现有血肿增大,6-12h内继续出血的发生率占总数的57.89% ,24h后仅占总数的13.16%。由此可见脑出血发病后6-12h 内是继续出血的高峰,24h后则较少见。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影响因素尹延河等[2]研究认为与基础疾病和不良嗜好有关。如慢性肝病、卒中史、血液病、血小板减少症、长期酗酒等,推测与肝功能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血管壁受损有关,本组资料结论于此一致。其次与血肿部位有关,丘脑、壳核区继续出血多见,占57.89%,推测与邻近脑室系统,脑室壁支撑力弱,代偿空间相对较大,压迫止血作用较小有关;再次,血肿形态呈不规则,尤其伴卫星出血灶者,继续出血发生率显著升高,占57.89%,而复查CT血肿形态变规则,周边变光整后,极少继续出血,推测因血肿腔压力与出血血管存在压差,导致继续出血。脑出血继续出血的直接原因为血液成分从病变血管不断渗漏,如血肿未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则引起血肿扩大,若血肿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虽然原血肿体积可能增大不明显,但脑室系统明显出现大量新鲜血肿[3]。脑出血继续出血38例,死亡6例,对照组50例,死亡3例。2组对比继续出血组病死率高,这是由于出血量继续加大,颅内压升高,脑组织中线移位,脑细胞损害的程度较前更为严重,意识障碍加重,脑疝形成,及各种并发症增多有明显直接关系,导致继续出血组的高病死率(15.79 %) ,因此对下列情况尤应重视:意识障碍逐渐加重,频繁恶心呕吐,持续重度高血压,肢体瘫痪逐渐加重癫发作以及首次CT检查结果血肿呈不规则的壳核、丘脑出血等。同时对有肾病、糖尿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及止凝血功能异常,血肿形态不规则等因素存在时,应高度警惕本病的发生,应该及早进行CT检查,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以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褚晓凡,曲松滨,石峰,等.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问题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 ,15:25.
[2] 尹延河,朱峻岭,高龙飞,等.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临床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 ,126:358-359.
[3] 朱飚,罗小林,杨国清,等.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临床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4(5):12-13.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