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冰敷在膝关节镜检术后减轻疼痛的效果比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姜春丽 陈红霞 时间:2017-03-19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术后常规处理,即术后切口敷料包扎,抬高患肢,观察切口渗血,疼痛,趾端血运,感觉,活动等情况。术后用传统冰袋冰敷膝部8小时。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观察患肢的基础上,病人术后返回病房,即取干绵布袋包裹改良冰袋置于膝部(改良冰袋是用1000ml软包装袋注入500ml清水,放进冰箱速冻成半弧形外表平整的冰袋,根据病人患处周径,选用合适弧度的冰袋)。改良冰袋的优点是能紧贴膝前及内、外侧,冰敷时间8小时。每1—2小时观察,浸湿后随时更换。注意防止冰水溶漏污染伤口,并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情况。 
        1.2.3观察指标  在患者术后24小时、48小时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记录,2组患者均采用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重度疼痛,中间次序表示疼痛的不同程度。让患者自己选择最能够代表疼痛的数字,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中度疼痛会影响睡眠,重度疼痛则无法入睡[1]。应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
        2  结果 
        经过x2检验,在减轻疼痛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这与改良冰袋与肢体接触广泛而且严密,热传导较理想有关[2]。
        3  讨论  
        3.1膝关节镜检术后引起疼痛的原因很多。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受,会对患者身心造成很多影响,会影响患肢功能锻炼,疼痛不但影响睡眠和食欲,还会降低自身免疫力,疼痛可影响患肢功能锻炼及伤口的愈合,故对中度疼痛者常规予止痛药。膝关节镜术后冰敷可明显减轻疼痛肿胀,利于病人及早实施膝关节康复功能锻炼。
        3.2冷敷疗法  机理是冷效应作用原理,局部冰敷可使局部皮肤,皮下和肌肉组织的温度下降,还可通过传导刺激皮温感受器,经局部交感性反应引起血管收缩,减少外周血流量,降低耗氧量,有助于减少渗血及渗液,减轻或抑制水肿等,冰敷还可减缓神经纤维传递速度,降低神经痛扳机点的兴奋,造成感觉及末梢运动神经的改变,使得疼痛阈值提高而起到局部止痛作用。另外,冰敷可使血管收缩,改变血管通透性,达到止血,同时不影响大的血管,不会影响肢体供血和静脉回流,通过减少出血,使膝关节内腔压力减低,解除由充血肿胀压迫所致的疼痛。改良冰袋外表呈半弧形,表面圆滑,与关节充分接触,冷敷效果好,更能达到止血、止痛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
[2]林瑞琼.自制简易冰帽及其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5):95.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