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胃肠喂养联合肠外营养在早产儿中的应用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3-19
【关键词】早产儿;肠道营养;营养支持
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我们对20例早产儿采用微量胃肠喂养联合肠外营养的喂养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例早产儿,男9例,女11例,所入选本组的早产儿均满足:胎龄30~36周,生时体重950~2400g,生后无禁忌症及相关合并症(呼吸困难、青紫、HIE及吸入性肺炎等)、无先天性疾病。所有早产儿均系剖宫产生。
1.2方法:所有早产儿生后立即侧其体重及生命体征。20例胃肠喂养采用母乳,生后即经口喂养,对吸吮及吞咽差者,先采用胃管喂养,待吸吮及吞咽功能好转后改为经口喂养。肠外营养采用静脉营养方法,配方:5%复方氨基酸、10%脂肪乳及葡萄糖。
2结果
20例早产儿经上述方法喂养后,均在8~10天内恢复生时体重,生命体征正常,吸吮及吞咽功能良好。其中5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胃肠功能紊乱2例,黄疸2例,肺炎1例。经过积极处理患儿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3讨论
早产儿属特殊新生儿,热量供应不足造成营养不足甚至衰竭死亡,因此,生活能力低下是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1]。近年来早产儿成活率不断提高,其中日臻完善的营养支持疗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全胃肠外营养能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但不利于其胃肠动力的成熟,且存在肝胆并发症及其对早产儿肺功能、肝功能、免疫功能等不良反应的问题。早产儿胃肠道功能不完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胃肠排空时间较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高[3]。本组20例中,2例发生胃肠功能紊乱,且较为严重,而另外3例出现轻度的不耐受,其总的不耐受率高达25%。早期微量经口喂养可训练吸收和吞咽及其协调能力,并且可促进胃排空及胃肠道动力的发育,有利于早产儿胃肠道发育成熟。但由于早产儿的特殊生理特点,早期的经口喂养一定要采取微量法,并采用循序渐进措施,避免因早期喂养过多而诱发或加重胃肠功能的紊乱,具体微量母乳的喂养宜结合早产儿的发育程度及耐受力而计划。
在早期微量经口喂养的基础上,联合静脉营养,有助于逐渐过渡到肠道喂养,当喂养热量增加时逐步减少并停止静脉营养,从而减少了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感染、NEC和寒冷损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早产儿生后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较单纯的微量微量及单纯的静脉营养更能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可使早产儿生理性体重丢失较少,体重增加较快和恢复出生体重所需的时间短。
早产儿发育不成熟,常不能耐受肠道营养,同时抵抗力低,极易患病,更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配合治疗。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早产儿体质,减少出生后体重丢失及代谢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婴儿期的生长发育。通过本组效果观察,微量胃肠喂养联合肠外营养应用于早产儿效果肯定,适宜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民,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1
[2]俞生林,汪健,肖志辉,等.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高危因素[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252-255
[3]张玉侠,高丽艳.抚触疗法及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6):366-367
上一篇:产后出血原因及其应对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