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7-03-19
3.5 献血反应的处理 仔细观察、早期发现献血反应的各种先兆。一旦发生献血反应,工作人员不能惊慌失措,以免使发生献血反应的献血者和其他献血者产生恐惧感与疑虑引起连锁反应,而应立即中止献血,对症处理献血反应。对轻度或中度的献血者一般卧床休息一会儿或饮用些糖水即可,休息片刻方可离开;对重度者,应立即中止献血,使其平卧,头低位,头偏向一侧,抬高双脚,松开衣领及腰带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针刺或掐人中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心率和体温的变化,必要时给予输液,尽快恢复血容量防止或纠正休克,以减少严重献血反应的发生。当献血者的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且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后,医护人员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献血者了解到不会留下后遗症,消除顾虑,另外,有关工作人员及时填写献血反应记录表,做好献血者的回访反馈工作[8],并且以此作为今后是否适宜再献血的参考。总之,献血反应不仅关系到某一个献血者的健康以及他对无偿献血的认识,而且关系到整个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正确预防与处理献血反应,在献血的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注意观察、分析献血者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运用医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并消除其思想顾虑,使献血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安全、愉快地完成献血。
参 考 文 献
[1]刘桂兰.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和预防.中外医学研究,2010,8(6).
[2]杨琼芳,胡小华.无偿献血者年龄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131-132.
[3]王瑞红.减少患者晕针发生率的体会.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58.
[4]郁佃兴.浅议献血反应的预防.中国输血杂志,1997,8(1):8-9.
[5]王培华.输血技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8.
[6]刘春梅,王利华.济宁市5800多名无偿献血者心态调查和分析.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212.
[7]Hauson SA,Feance CR.献血前水的摄入可减弱不良反应.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5,28(1):71-72.
[8]孙姝丽,王春梅,李颖,等.迟发性献血反应4例.中国输血杂志,2007,17(4):278.
上一篇:基层120院前急救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