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院前急救工作中的护患沟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吕文梅 时间:2017-03-19
       3 护患沟通的技巧
        沟通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不同时机,根据家属及病人的病情及心理状态,采取不同语言技巧满足不同层次病人的需要,解除他们的病痛。
        3.1院前电话沟通、镇定引导  院前急救是对急、危、重患者在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由于病人起病急聚,发展迅速、痛苦不堪,甚至危及生命,导致患者及家属严重的焦虑、紧张、恐怖和不安。对于这些患者在打“120”求救时往往焦虑、急迫、甚至语无伦次,此时接警护士应镇静,注意认真倾听报警人的求助信息,用平和的语言引导报警人准确表达呼救地址与呼救主诉。只有呼救地址与呼救主诉弄明白了,才能在第一时间准确派发急救车。及时向求助人传达救护车已快速赶往事故地点的信息,稳定病人及家属的情绪,在救护车赶到之前进行心理安抚及指导简单的急救措施,对挽救病人生命有积极意义。如遇煤气中毒的病人,要指导家属打开门窗,解开病人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把病人转移到室外;怀疑有颈、腰椎损伤的病人不要随意搬动,告之非正规搬动会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初步沟通让患者及家属感到被尊重,被重视,从而使其信赖医护人员。
        3.2现场急救沟通、态度要和蔼  急救病人及其家属的心态和要求也是复杂多样他们最突出一个心态就是恐惧、焦虑、对医护人员的语言特别敏感。因此在与他们交谈时要正确应用通俗易懂的词语,准确表达意图,涉及病人的诊断、治疗、病情和预后的问题时,用科学、严谨、有理有据的语言,避免随意乱说话或不懂装懂。护士始终站在患者身边全神贯注地倾听病人的语言,亲切地鼓励和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使病人感到亲切温暖善解人意,从而在心理上得到补偿。也有人认为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语言性沟通,它往往比语言性信息更真实,因为它更趋向于自发和难以掩饰。因此急救护士护患语言沟通中应格外注意自己的非语言行为的影响,要善于观察病人的非语言性信息,适当配合相应的非语言沟通,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声音、手势、眼神等,在感情上、行动上都渗透着对患者的关爱和帮助,使其能主动诉说不适,及时反映病情和需要,提供救治依据,达到有效救治,融洽护患关系的目的。
        3.3途中转运沟通、有理有据  对于危重病人甚至心跳呼吸骤停者,一边遵医嘱投入紧张抢救,动作娴熟、敏捷,操作规范准确;一边安慰家属要面对现实,努力配合好医护人员。待病情缓解后,立即转送医院,并及时通知有关医院、科室,做好进一步继续救治的准备。这样,在思想上、行动上以病人为中心,满足病人的需要,以自己的言行对病人充满同情和理解,病人或家属就会发自内心地感激,与病人或家属的沟通可以逐渐上升到较高层次,也可以有效避免某些护理纠纷的发生。当然在救护工作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个别缺乏修养的患者或家属,他们盲目追求速度,要求迅速转运甚至拒绝体检和采取救护措施。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直接影响着急救工作的开展,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知晓救护的手段并争取其配合,在转运途中本着“就急,自愿”的原则,及时签字证明,既满足患者的求医欲望又为避免日后医患纠纷提供依据。
        总之,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手段,是护理人员向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途径。通过沟通,护士可以取得病人的信任,从而获得全面、准确的健康信息,并以此为依据,为病人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满足病人生理、社会心理、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使病人早日达到健康的目的。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