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冠心病、老人三者关系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伟华 桑利 马文华 时间:2017-03-19
【摘要】肾阳虚是冠心病发生的根本,老人多肾阳虚。痰浊瘀血痹阻心脉是冠心病发生的必然,温肾阳、通心阳、化浊化瘀是冠心病的重要治法。
【关键词】肾阳虚  衰老   冠心病   温肾通心阳化浊化瘀
        冠心病易发生于中老年阶段,年龄越大发病越高、病情越重的趋势。病程中多肾阳亏虚,甚则肾阳衰竭,肾阳虚易致心、脾阳亏虚、痰浊瘀血内生、痹阻心脉致胸痹发生。现代医学主要通过改善血液流变,降低血脂、血液粘稠度等来防治冠心病。
        一、肾阳虚是冠心病发生的根本,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槁……八八天癸竭精少、肾气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由此可知,肾气与衰老,抗病能力、生殖、骨骼的生长发育、水液代谢、气血盛衰、脑髓、发、耳、齿均有密切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头晕、心悸、健忘、腰膝酸软无力,发脱齿动,性欲减退,畏寒怕冷、水肿、气短、气喘,不足以息等肾阳虚衰症状就会出现。肾阳虚则五脏俱虚。心主血脉,神志、肝主疏泄条达,肺主宣肃,脾之健运,均失其职,百病丛生,身体虚弱,人衰老快,且老年人中肾虚者居多,冠心病发生率高,冠心病、肾气虚与老年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看,冠心病是肾虚、衰老过程中的一类表现。
        二、肾阳虚不能温煦、蒸化、推动致痰浊淤血内生痹阻心脉、阻滞胸阳是冠心病发生的必然。肾阳亏虚、年老体弱、心脾阳不振、各职失司。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而痹阻不畅,寒凝脉中、心脉瘀阻不通,不通则痛,瘀血则成。脾阳失肾阳温养,后天脾失健运,水湿不能蒸化,阻遏胸阳,则成痰浊。瘀血痰浊内生终致心脉失畅,胸痹产生。有关调查发现淤血征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40-49岁组中高达27.91%,50-59岁组为37.76%,而60岁上组达65.74%,同时血流变学指标与年龄之间确有一定的联系,红细胞比积、维蛋白的含量、血浆的粘度及红细胞电泳时间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趋势[1]。
        研究发现血流变指标随着年龄增加而血液凝固性增强,纤维蛋白溶解行为下降,血液呈高凝状态,红细胞变形能力却随年龄增大而降低,严重时使毛细血管阻塞,有效灌注量减少,微循环阻力增加[2]。血管内皮和血小板功能存在不同程度改变,促使血液变凝和血管内皮血栓形成[3]。结果表明:
        老年人血液粘稠、凝聚是形成血瘀的前提。衰老的基础是肾虚,肾虚可促进血瘀的发生与发展,反过来瘀血又会加重肾虚,肾阳虚为本,机体血液运行无力,终至瘀血痰浊产生,是造成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