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碱的提取纯化及结构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海悦 赵增琳 徐鹤 时间:2015-05-10

  3.3  蓖麻碱的结构鉴定 

  (1)质谱分析 

  蓖麻碱经甲醇溶解、滤膜过滤后,上柱检测。MS m/z 164 (M+),得出该化合物的分子量为164;与蓖麻碱的文献值一致。(2)核磁共振谱分析  取适量蓖麻碱纯品,用三氯甲烷溶解,上柱分析。氢谱和碳谱结果为:1HNMR(500Hz,CDCl3) δ 6.070 (1H, d, J=7.5 Hz, 5H), 7.535 (1H, d, J=7.5 Hz, 6H), 3.991(3H, s, OCH3), 3.541(3H, s, NCH3);13CNMR (500 Hz, CDCl3): 163.27(C2), 88.6(C3), 172.37(C4), 93.55(C5), 143.59(C6), 57.10(OCH3), 37.51(NCH3),113.68(CN), 与文献值一致,确定为蓖麻碱,化学名称为3氰基4甲氧基1甲基2吡啶酮,分子式为C8H8N2O2。

  ⅠNEWS近年来,伴随着聚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现和低检出限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展,离子选择性电极检测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长期以来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法检测电中性分子一直是困扰分析化学家的一个难题,因为电极电位响应的先决条件是待测物必须为带电荷的离子。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秦伟课题组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待测的电中性有机分子为模板,合成出具有规则形状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颗粒,并将其作为分子识别位点溶于离子选择性电极聚合物膜中;同时利用与模板分子具有相似结构的有机离子化合物传导电位信号,指示分子印迹聚合物与待测有机分子之间的分子识别过程,从而实现离子选择性电极对电中性有机分子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2556~2559)。

    该研究选择常见的有机磷农药毒死蜱为代表。首先,通过沉淀聚合法采用有机磷农药毒死蜱为模板分子,以α甲基丙烯酸作为功能单体,二乙烯基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复合交联剂作为聚合反应交联单体,  图1  (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和(b)电位法检测电中性分子示意图利用自由基引发反应在接近θ的致孔剂(乙腈/甲苯,1∶1,V/V)中合成出了粒径约为1 μm的形状均一的毒死蜱分子印迹聚合物颗粒(图1a);然后,将所得分子印迹聚合物溶于离子选择性电极聚合物膜中作为识别位点,将电极插入含有毒死蜱农药的待测溶液中以旋转圆盘电极法富集10 min;采用与毒死蜱具有相似结构的3,5,6三氯2吡啶氧乙酸作为指示离子,指示离子的电位响应随着毒死蜱农药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图1b),在毒死蜱浓度2.0~50 nmol/L的浓度范围内初始电位变化速率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0.96 nmol/L。此外,他们考察了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以及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对测定的影响,发现其它有机磷农药对测定不产生干扰。该方法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基于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技术检测电中性有机分子的新方法,拓宽了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范围。

  深入挖掘原子光谱/元素质谱在生物分子分析方面的应用潜力, 一直是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分析化学家们潜心研究的课题之一,以发挥原子光谱/元素质谱的多元素/同位素高灵敏准确分析的特长。“代谢组学”、“金属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发展不但需要对生命关键元素(金属/类金属元素)在生命体中的存在形态、相互转化、代谢途径以及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进行探测,而且它们对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翻译后修饰程度影响的定量信息也不可或缺。厦门大学化学系分析科学研究所王秋泉教授课题组近期在“金属组学”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他们发展生物分子的“元素/同位素标记”策略,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AFS)引入到生物分子的分析领域(J. Am. Soc. Mass Spectrom., 2008, 19: 1108~1113; Metallomics 2009, 1: 101~106; J. Anal. At. Spectrom., 2009, 24: 1184~1187; J. Chromatogr. B, 2009, 877: 3428~3433)。最近,他们以1,4,7,10四氮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马来酰胺(DOTAMMA)为“桥梁”,通过DOTA将铕(Eu)“装载”到DOTAMMA分子中并利用MMA与多肽/蛋白质中巯基(—SH)的选择性反应实现了多肽/蛋白质的稀土标记(图1);利用153Eu同位素稀释ICPMS实现了多肽/蛋白质的“绝对定量”,方法灵敏度达到fmol数量级(Anal. Chem., 2010, 82: 1261~1269)。此外,他们还合成了硫代水杨酸甲基汞(THIHgCH3和THI204HgCH3),基于THIHgCH3/THI204HgCH3在多肽/蛋白质存在下可以离解出CH3Hg+/CH3204Hg+和Hg与多肽/蛋白质中—SH的选择性反应,发展了多肽/蛋白质的“动态标记”策略,实现了多肽/蛋白质的Hg标记和“绝对定量”(图2)(Anal. Chem., 2010, 82: 1616~1620)。这些研究结果预示着原子光谱/元素质谱将成为与生物质谱并驾齐驱的蛋白质科学研究工具,将为解决“金属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生物分子的“绝对定量”问题发挥关键作用。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