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药学服务状况的思考
2.3 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拔机制存在问题
我国药学高等教育一直沿袭前苏联过于学术化的培养方式,药学课程的设置以化学为主干,知识系统主要是为科学研究服务。而生物医学课程所占比例很小,导致学生生物医学知识欠缺。同时,药学学生临床实习时间普遍不足甚至没有,这很不利于对学生实际处理合理用药问题能力的培养。药学服务要求药师不仅要懂得药学知识,还应该懂得医学,管理学的知识,并且还要具有较强的与医生和患者交流的能力。以目前的药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不足使他们对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只能充当“药品售货员”的职能。
另外,作为药师选拔机制中重要一环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其内容的设置偏重于工业生产及大化学知识方面,忽略了临床用药、药房咨询、用药指导等方面的知识考核。这种机制很不利于选拔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也使得执业药师资格的获得者不重视临床实践,导致我国执业药师普遍缺乏面向病人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对于处方药物是否会发生相互作用,剂量是否正确等问题,缺乏审核把关的能力。
3 解决开展药学服务困境的对策
3.1 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药学服务体系
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确立一套药学服务标准化方法指导原则。以WHO的GPP的主要内容与要求为依托,参考发达国家的药学服务相关规范,结合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与药学服务相关的法律规范与行业规范。根据医院药房与社会药房各自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药学服务实施的量化指标。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有关各界充分认识药师在病人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和实施药学服务能够给病人和社会带来的益处。全方位推动我国药学服务事业的发展。
3.2 转变观念,建立新的药房工作制度
无论医院药房还是社会药房,都应该明确这一点,药房其实不只是卖药,在销售药品的同时,还应把健康提供给消费者。充分认识到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不但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与保健,同时也可以提高单位自身的竞争力。将药学服务纳入药师的评价体系,以GPP为指导,重新构建药房的服务规范。根据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的不同情况设置各自专门的药学服务区域,配备相应设施,安排专职药师,提供相应服务。
3.3 改革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拔机制
优化教学计划,改革传统教育模式。调整化学类课程内容与学时,增加生物医学课程,临床基础课程以及管理类课程,使药学教育模式由“化学模式”转为“生物医学—管理学—药学”模式。增加临床实习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直接面对病人,了解病人的用药史,参与建立病人药历,对治疗药物进行监测等工作,培养他们的药学服务意识与能力。
改革现行的执业药师考试制度。为了使执业药师能够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有必要对执业药师考试内容进行改革,加入更多的临床药学科目,以助于建立执业药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可以设置面试的科目,考察面对患者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Hepler CD,Strand LM.Opportun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pharmaceutical care[J].Am J Hosp Pharm,1990,47 (30):533.
[2]The Editor.Pharmaceutical care:the Minnesota model[J].Pharm J,1997,(258):899.
[3]邓献良,陈吉文,周乐清等.社区药学服务需求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0):800.
[4]叶奎英,杨世民.对我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抽样调查[J].中国药房,2007,18(1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