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血竭中龙血素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2.3方法学考察[3]
2.3.1龙血素A对照品贮备液的制备取龙血素A对照品,用甲醇配制成每1 mL约含100 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贮备液。
2.3.2方法专属性取大鼠2只,实验前禁食12 h,自由饮水,1只做空白对照,1只按100 g给予龙血竭250 mg灌胃给药,给药2 h后取血样,按“2.2”项下方法操作测定。由图1可见,全血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龙血素A的测定,表明本方法有较好的专属性。[PSD261;S*2〗A.空白血浆; B.空白血浆+对照品; C.样品图1 HPLC图谱Figure 1HPLC chromatograms
2.3.3标准曲线与最低检测限取空白全血适量,精密加入龙血素A对照品储备液,配制质量浓度为0.076、0.151、0.302、0.605、1.209、2.418、4.836 μg·mL-1的系列浓度标准溶液,按“2.2”项下的方法,自“加乙腈2 mL、乙酸乙酯1 mL”起,依法操作,记录峰面积。以质量浓度(ρ)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进行回归,结果表明龙血素A的质量浓度在0.076~4.836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49679ρ+2784.3,r=0.998 3(n=7)。取标准曲线用溶液,逐步稀释至溶液中龙血素A的响应值约为基线噪音的3倍(S/N=3),记录色谱图,得出最低检测限(LOD)为0.025 μg·mL-1。
2.3.4相对回收率与精密度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以空白全血分别配成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4.836、1.209、0.076 μg·mL-1)的样品溶液,按 “2.2” 项下的方法,自 “加乙腈2 mL、 乙酸乙酯 1 mL”起,依法操作。记录峰面积并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各样品浓度,计算相对回收率。结果表明,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的样品的相对回收率均高于80%。见表1。
取以上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的样品溶液于同一天内连续测定3次,计算日内RSD;每天测定3种浓度样品各1次,连续测定3 d,计算日间精密度RSD。结果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值均小于10%,表明该法精密度较好。见表1。
2.3.5样品稳定性精密量取对照品储备液,以空白全血配制质量浓度为0.076、0.605、1.209、2.418 μg·mL-1的样品,分别考察室温25 ℃放置0、4、12、24 h,-20 ℃冰箱放置24 h,-20 ℃下反复冻融3次的稳定性。结果各样品的RSD值均在2.76%~11.42%(n=6)之间,符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表明样品稳定性较好。表1龙血素的回收率与精密度
2.4大鼠体内的药动学
取SD大鼠66只,禁食不禁水12 h后,按时间点随机分为11组,每个时间点6只,按100 g体质量给予龙血竭250 mg灌胃给药,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样,按“2.2”项下方法处理样品并测定龙血素A的浓度。
2.4.1血药浓度曲线按不同时间点求算平均血药质量浓度,并绘制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见图2。由图可见,血药质量浓度达峰时间为(2.0±055)h,峰质量浓度为(1.13±0.24)μg·mL-1。[PSD262;S*2〗图2 大鼠口服龙血竭(2.5 g·kg-1)后龙血素A平均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Figure 2Mean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of loureirin A in rats (n=6)
2.4.2药动学参数用药动学数据处理软件3P97对所测得数据进行拟合,所得药动学参数见表2。由表2可见,龙血素A在大鼠体内符合一室模型。
3讨论
3.1本文选取龙血竭主要成分之一的龙血素A作为指标成分,对龙血素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情况进行了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3.2对SD大鼠一次性灌胃龙血竭(250 mg/100 g)后,取全血进行处理后测定血药浓度,根据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值最小原则,确定其符合一室吸收动力学模型,吸收半衰期为0.48 h;消除半衰期为2.59 h。从本文得到的药动学参数,并结合文献[6]数据推断,龙血竭口服后吸收较快,且迅速向体内各组织分布。表2大鼠口服龙血竭(2.5 g · kg-1)后药动学参数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96.
[2] 刘忠和.复方血竭胶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拮抗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26(6):174-177.
[3] 方伟蓉,李运曼,邓嘉元.龙血竭总黄酮对动物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5,10(9):1020-1024.
[4] 周晔,金描真,易军,等.含中药龙血竭的血清处理方法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2):151-153.
[5] 李好枝.体内药物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6] 孙晓博,金描真,李雪,等.龙血竭中龙血素A与龙血素B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3):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