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麻叶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的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5-10

  2.5指纹图谱分析

  2.5.1共有指纹峰的标定经对挥发性成分GCMS总离子流图的分析、比较,罗布麻叶标定14个共有峰作为指纹图谱的特征峰,1~14号峰化学成分依次为:2戊烯1醇、未鉴定、1,2,5,5四甲基1,3环戊二烯、3,5二甲基苯酚、安息香醛、2戊基呋喃、顺式氧化芳樟醇、2,6二甲基环己醇、薄荷酮、藏红花醛、β环柠檬醛、胡薄荷酮、大马酮、5,6,7,7A四氢4,4,7a三甲基(4H)苯呋喃酮。以2戊基呋喃(6号峰)为参照峰,分别求出各共有峰与之相比的α值(调整保留时间之比)和各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峰面积之比),见表1。表1罗布麻叶挥发性成分中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α值和相对峰面积(略)

  2.5.2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选择罗布麻叶挥发性成分中14个比较明显的共有峰,根据表1中的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中的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对12个罗布麻叶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所用聚类方法为average linkage (between groups),距离公式为square euclidean distance,得不同样品罗布麻叶的聚类分析图。

  图2结果显示:当距离标尺在1时,样品5、6、11,样品1、3、10,样品2、9各归为一类;当距离标尺在2时,样品5、6、11与样品4、8归为一类;当距离标尺在3时,样品4、5、6、8、11与样品1、3、10归为一类,样品2、9与样品7归为另一类;当距离标尺在8时,样品1、3、4、5、6、8、10、11与样品2、7、9归为一类;当距离标尺在25时,样品12才与样品1、2、3、4、5、6、7、8、9、10、11即全部聚为一类。

  2.5.3色谱峰的重叠率以罗布麻叶9号样品图谱为基准,按以下公式计算重叠率=[待测样品与标准样品共有的峰数×2/(待测样品与标准样品峰数和)]×100%。分别求得另外11种样品色谱峰的重叠率依次为:64.0%、82.5%、72.7%、79.5%、78.9%、75.7%、76.3%、67.6%、64.7%、74.6%、92%。

  2.5.4相似度评价将测试数据导入Excel表格,采用中位数夹角余弦法计算相似度,进行色谱峰差异性评价和整体相似性评价。各相似度值如下:S10.959、S20.925、S30.977、S40.986、S50.991、S60.957、S70.979、S80.963、S90.973、S100.987、S110.932、S120.888。结果显示,罗布麻叶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均在0.88以上。

  3讨论

  挥发性成分顶空条件的优化:药材粉碎粒度的考察结果表明,60目药材粉末所得色谱峰峰数比40目、30目药材峰数明显减少,40目所得色谱峰数峰高较30目高,故粉碎粒度选择40目药材粉末。体积装样量的考察测定结果表明,1.5 g药材所测出的色谱峰数较少,2 g药材峰面积较小,3 g药材测出的色谱峰较多,峰面积较大,故体积装样量选择3 g。

  顶空加热温度的考察测定结果表明,90℃和100℃加热温度下检出色谱峰的峰数明显减少,110℃和120℃加热检出的色谱峰中后者峰高较高,故样品加热温度选择120℃。顶空加热时间的考察测定结果表明,4个不同加热时间下的峰数相差不多,加热30 min的峰高较高,故样品加热平衡时间选择30 min。

  不同产地罗布麻叶中均含有2戊烯1醇、未鉴定、1,2,5,5四甲基1,3环戊二烯、3,5二甲基苯酚、安息香醛、2戊基呋喃、顺式氧化芳樟醇、2,6二甲基环己醇、薄荷酮、藏红花醛、β环柠檬醛、胡薄荷酮、大马酮、5,6,7,7A四氢4,4,7a三甲基(4H)苯呋喃酮等14种主要成分,占挥发性总成分的60%左右,故以此14个特征性指标成分作为共有特征峰构建GCMS指纹图谱。

  应用模糊聚类法分析比较,能揭示挥发性成分中特征性成分质量分数的配比关系,更能全面、综合、准确地反映不同产地药材GCMS指纹图谱的关系,本实验初步建立了罗布麻叶挥发性成分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而且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罗布麻药材的质量评价和GAP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47.

  [2]张振杰. 药用罗布麻(红麻)叶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通讯, 1974(1): 21.

  [3]姚雷.吐露芬芳却为谁[J]?生命世界,2007(12):64.

  [4]刘森,郝保华,李伟泽,等.水凝胶型荆芥油泡沫气雾剂的制备及性质研究[J].中草药,2008,39(2):218.

  [5]邓颖,郭志刚,曾兆麟,等. 藏红花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8):565.

  [6]范维刚,解成喜,李锋,等.罗布麻叶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质谱学报,2005,26(2):93.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