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方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根喜 时间:2015-05-10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表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效 总有效
西药组 58 20(34.5) 18(31.0) 14(24.1) 6(10.3) 52(89.7)
中药组 58 16(27.6) 18(31.0) 16(27.6) 8(13.8) 50(86.2)


 
    2.2两组患者CGI中SI、GI、EI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SI和G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中药组E1显著高于西药组(P<0.01)。表2两组患者CGI评分比较(X±S)
组别 例数 SI GI EI
西药组 52 5.12±1.04 1.91±0.87 2.03±1.18
中药组 54 5.36±0.93 1.80±1.37 3.64±1.17*


注:与西药组比较,*P<0.01
 
    2.3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TESS结果见表3。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3个不同时间TESS得分均显著减少(P<0.01),说明中药治疗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西药治疗。表3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TESS评分比较(分,X±S)
组别 例数 第2周末 第4周末 第6周末
西药组 52 3.90±1.39 5.52±2.26 5.73±2.05
中药组 54 0.15±0.53* 0.15±0.53* 0*


注:与西药组比较,*P<0.01
 
    3讨论
 
    近年来,焦虑症正受到医学界广泛重视,治疗方面虽然新的抗焦虑药层出不穷,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疗效肯定,但其对认知功能、焦虑/躯体化症状的改善不明显,且对消化、中枢神经、植物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较为突出,并常常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影响临床疗效[3]。广泛性焦虑症属中医“郁”病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与情感抑郁、肝气郁滞、气虚痰结有关。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自拟中药方治疗本病。本方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化痰开窍等功效。方中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疏肝健脾,理气宽中;郁金、生地滋阴凉血,清心解郁;枣仁、远志、钩藤、菖蒲化痰开窍,养血安神,全方合用,其功能恰合焦虑症之病机,因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综上所述,中药疗法和常规西药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却显著少于西药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史玉良主编•实用神经病学•第3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78-179.
 
    [2]中华神经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74-86.
 
    [3]罗文政,刘海静,梅尚英,等•靳三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3):201-203.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