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龙葵的生药学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钟锐,陈伯财,姬生国 时间:2015-05-10

  3.3  粉末
   
  粉末黄绿色。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气孔不定式或直轴式。花粉粒黄色,直径11.1~24.1 μm,外壁表面有细密短刺及圆形细颗粒状雕纹,具3个萌发孔。草酸钙针晶较多,长约5.8~16.1 μm。腺毛腺头由1~4个细胞组成,内含深黄色分泌物,腺柄1~2个细胞,长35.2~107.5 μm。非腺毛由1~4个细胞组成,常弯曲,长108.5~218.7 μm,壁上有疣状突起。草酸钙簇晶棱角较尖,直径19.6~69.5 μm;方晶较多,直径4.6~8.5 μm;砂晶较少。淀粉粒类圆形,椭圆形,单粒或复粒。尚可见色素块,具缘纹孔导管直径61.6~110.1 μm。纤维长110.2~327.1 μm,平直,多碎断,细胞壁增厚明显。石细胞类圆形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孔沟明显。薄壁细胞呈类圆形或者椭圆形,壁厚,常成群存在。厚角细胞类长方形、多角形,螺纹导管多见。见图5。

  1.石细胞; 2.具缘纹孔导管; 3.草酸钙针晶; 4.厚角细胞; 5.草酸钙方晶; 6.非腺毛; 7.腺毛; 8.下表皮细胞及气孔; 9.纤维; 10.草酸钙砂晶; 11.草酸钙簇晶; 12.淀粉粒; 13.螺纹导管; 14.上表皮细胞及气孔

  图5  少花龙葵粉末图(略)

  Figure 5  Micrograph of the transverse section of Solallum nigium L. ver Pauciflorum Liou

  4  理化鉴别

  4.1  显色沉淀试验

  4.1.1  生物碱类成分鉴别  取本品粗粉1 g,加入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20 mL,回流提取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HCl溶液(1→100)5 mL使溶解,滤过,滤液分置3支试管中,第1管加碘化铋钾试液1~2滴,有橘红色沉淀产生; 第2管加入碘化汞钾试液1~2滴,有浅黄色沉淀产生; 第3管加入硅钨酸试液,有灰白色沉淀产生。

  4.1.2  皂苷类成分鉴别  取本品粗粉2 g,加水200 mL,煮沸15 min后,滤过,滤液2 mL,置具塞试管中,塞紧,用力振摇1 min,产生持久性泡沫,15 min不消失。

  4.1.3  黄酮类成分鉴别  取本品粗粉0.5 g,加入体积分数60%乙醇10 mL超声提取30min,滤过,取滤液2份各1 mL,分置2支试管中,第1支试管中,加少量的镁粉,再加HCl溶液1 mL,溶液显红色; 第2支试管中,加入浓氨水1~2滴,溶液呈亮黄色; 另取滤液滴于滤纸上,然后滴加AlCl3溶液,置紫外灯(365 nm)下观察,液面交界处呈现黄绿色荧光。

  4.2  薄层层析鉴别
      
  取本品粗粉1 g,加入甲醇10 mL,超声提取30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对照药材1 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对照品和对照药材溶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层板上,以体积分数36%醋酸溶液为展开剂,上行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

  5  讨论

  5.1  显微鉴别中,少花龙葵的茎横切面中柱鞘纤维成束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连在一起,主脉维管束为外韧形,半月形,以上特征与广西产的少花龙葵的显微特征一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砂晶、方晶,气孔为直轴式和不定式,非腺毛较多,具壁疣,腺毛腺头1~4个细胞柄1~2个细胞,有时形成腺鳞,以上特征与广西产的少花龙葵的显微特征有差别,广西产的少华龙葵中少见腺毛,非腺毛没有说明详细特征,草酸钙结晶中没有具体到何种结晶类型[2]。

  5.2  通过薄层色谱鉴别发现少花龙葵中含有绿原酸。从定性鉴别试验可见,少花龙葵中含有生物碱、皂苷、黄酮类等成分。

  5.3  少花龙葵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草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较详细报道了少花龙葵的性状、显微以及理化鉴别特征,在这些特征中与广西产的少华龙葵有一定的差别,可能是由于产地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本研究可为开发利用该药材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全国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265.

  [2] 邓汝铭,黄松,苏青,等.少花龙葵的生药研究 [J]. 广西中医药, 1999, 22 (5) : 44.

  [3] 徐淑元,孙怀志,谭雪.保健野生蔬菜——少龙葵的栽培技术[J].广西园艺,2002,(4):30~31.

  [4] 关佩聪,刘厚诚,罗冠英.广东野生蔬菜资源的分类与利用[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1(4): 7-11.

  [5] 李芸瑛,黄丽华,陈雄伟.野生少花龙葵营养成分的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 101-102.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