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不同个性特征儿童诊疗性疼痛的影响
2 结 果
2.1 70例患儿诊疗性疼痛强度比较
第1~5天诊疗性疼痛强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疼痛强度随着住院天数的增加逐渐减轻,其变化趋势见图1。表1 70例7~13岁儿童住院5 d诊疗性疼痛强度比较
2.3 3种不同个性儿童心理干预前后疼痛强度的比较
70例儿童中,外向型占14例,中间型占22例,内向型占34例。中间型及内向型儿童第1天与第5天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向型儿童自评差异无显著性(P>0.05),他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2.4 情绪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儿童心理干预前后诊疗性疼痛强度的比较
根据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常模计分软件的计算,70例中,情绪稳定型占63例,情绪不稳定型占7例。情绪稳定及情绪不稳定儿童心理干预前后(第1天与第5天)诊疗性疼痛强度比较(自评与他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3。表2 3种不同个性儿童心理干预前后疼痛强度的比较表3 情绪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儿童心理干预前后诊疗性疼痛强度的比较
3 讨 论
个性又称人格,是一个人独特的、本质的心理倾向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4]。个性是在社会中形成的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表现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5]。诊疗性疼痛常伴有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易造成心理-疼痛-心理-痛感加剧的恶性循环,持续的焦虑会明显增加痛感。因7~13岁儿童正处于身体、心理生长发育的敏感时期,研究其躯体疼痛感觉的认知与其个性特征的关系,通过了解儿童不同的个性特征,应用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疗法等心理干预,减轻其诊疗性疼痛的强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心理干预可减轻诊疗性疼痛的强度
心理干预,是指干预的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外在行为,可具体描述心理状态,通过学习调整或改变个体异常心理病态和躯体症状,以建立健康行为。心理干预,是帮助患儿更好地应对疼痛,减轻疼痛带来的心理伤害。郭建清[6]认为:患儿的第1次疼痛感受对今后的疼痛控制影响很大,首次实施疼痛控制应该快速而有效,不要让患儿形成不良的心理体验,不良的心理体验一旦形成,对今后的疼痛控制效果产生不良影响。相反,第1次就形成良好的疼痛控制心理体验,可以增加患儿对治疗措施的合作性,对今后的治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诊疗性疼痛强度随着心理干预的实施、住院天数的增加逐渐减轻,心理干预可减轻诊疗性疼痛的强度。
3.2 不同个性与疼痛的关系
疼痛与人的气质类型、情绪、意志力等心理特征有密切关系。疼痛是身体遭受伤害或患病时产生的保护性反应,就同一强度的疼痛刺激而言,不同的人反应都不一样,有的人感觉略微痛,有的人则可能疼痛难忍[7]。本研究结果显示:中间型及内向型儿童心理干预前后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外向型个性干预前后自评差异无显著性,他评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对中间型及内向型儿童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外向型儿童。外向型自评无差异,与外向型儿童有否“英雄主义心理”有关尚需进一步探讨。
3.3 心理干预对情绪稳定型及情绪不稳定型儿童疼痛强度的影响
疼痛与人的情绪关系密切。积极的情绪如愉快、兴奋或充满信心的时候,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痛阈增高;相反,消极情绪如恐惧、悲伤、失望等则使痛阈降低[7]。心理干预的目的是帮助患儿更好地应对疼痛,减轻疼痛带来的情绪不稳定,焦虑情绪越严重,机体的痛阈越低,心理高度恐惧的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6]。于清[8]认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其个性和认知发展不平衡,对外界的刺激敏感。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干预对降低情绪不稳定型及情绪稳定型儿童诊疗性疼痛强度均有明显效果。
3.4 心理疏导
患儿面对医院的陌生环境,在生理、情感、认知方面均有所改变,不同的个性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故医护人员要与患儿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鼓励患儿说出自己的感觉,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减轻患儿的疼痛感受[2]。帮助患儿调整心态,提高其对疼痛的心理准备。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可减轻应激反应的强度,提高患儿对疼痛的耐受力和治疗的依从性,帮助患儿稳定情绪,使其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对学龄期患儿静脉输液前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可增强患儿对疼痛的承受力,增强患儿的配合度,保证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
(本文承蒙韶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卢志坚主任医师指导,谨此鸣谢!)
【参考文献】
[1] 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社,1983:2-31.
[2] 李庆麟,张继兰.不同年龄儿童疼痛反应特点及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1):241-242.
[3] 郁立群,屠丽君.儿童疼痛的行为评估[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74-376.
[4] 武丽杰,刘爱书,李志贤,等.哈尔滨市城乡学龄儿童个性特征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2):139-140.
[5] 雷晓梅,刘灵,杨玉凤.中学生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572-574.
[6] 郭建清,刘芯茹,吴育萍.儿童疼痛的护理评估及控制现状及进展[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5(2): 134-136.
[7] 孙影.儿童静脉输液负性情绪和疼痛的影响与分析[J].现代护理,2005,11(11):851-852.
[8] 于清,曹兰芳,赵瑜,等.风湿病患儿个性心理行为特征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7,25(9):78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