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齐墩果酸片的含量
2.4 精密度试验
取质量浓度330 μg·mL-1齐墩果酸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结果峰面积积分值的RSD为0.58%,表明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4、8、24、72 h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峰面积积分值的RSD为0.79%,表明样品溶液在72 h内稳定。
2.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060106)样品,照“2.2.2”项下的方法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依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含量,结果齐墩果酸平均含量为标示量的97.8%,RSD为0.57%,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6份已知含量的供试品细粉适量(相当于齐墩果酸10 mg),加入齐墩果酸对照品约9.5 mg,按“2.2.2”项下的方法制备溶液,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齐墩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 (n=6),RSD为1.28%,见表1。
2.8 最低检出限和定量限
当信噪比为3时,最低检出限为0.13 μg·mL-1;当信噪比为10时,定量限为0.52 μg·mL-1。
2.9 样品测定
取3个不同批号(060102、060507、060906)的齐墩果酸片,按“2.2.2”项下方法制备溶液,依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3批样品的测定结果分别为标示量的97.0%、99.4%、96.8%(n=3)。
表1 回收率试验结果(略)
Table 1 Results of recovery(n=6)
3 讨论
3.1 比较了磷酸盐、磷酸盐硼砂、硼砂硼酸等多种缓冲体系及其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20 mmol·L-1的硼砂缓冲溶液体系,电泳电流较小,基线平稳,齐墩果酸出峰快(4.10 min),信号灵敏度高。故选择20 mmol·L-1的硼砂(pH 9.4)作为背景电解质溶液比较理想。
3.2 为改善峰形和提高检测灵敏度,实验添加了适量的有机溶剂。比较了添加不同有机溶剂种类(甲醇、乙醇、乙腈)及体积比例对分离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体积分数为5.0%甲醇作为添加剂可有效提高分离度和灵敏度。
3.3 齐墩果酸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二部第三册,含量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用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其配制较繁琐,测定终点不明显;采用HPLCUV检测时,由于齐墩果酸为五环三萜类成分,在200 nm处有末端吸收,测定结果受流动相影响大,基线不理想,检测灵敏度较低;毛细管电泳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样品用量少等优势,本实验中,样品的测定在5 min内就能完成,且能克服HPLC法紫外末端检测的不足。
3.4 本实验同时采用卫生部药品标准收载的酸碱滴定法和HPLCUV法测定3批样品中的齐墩果酸含量,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00.6%、102.0%、99.3%和96.9%、99.9%、96.2%。说明酸碱滴定法测定的结果偏高,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的结果与HPLC法测定的结果接近,表明本方法的准确性可靠。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二部:3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19.
[2] 邓世星,孙志勇,周卿,等.紫外光谱法测定齐墩果酸含量[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3,26(6): 556-557.
[3] 都述虎,饶金华,耿武松.薄层扫描法测定木瓜中齐墩果酸的含量[J].中草药,2003,34(1):35-37.
[4] 罗朝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叶香茶菜中齐墩果酸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 417-418.
[5] 张锋,朱培仪,宋粉云.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测定夏枯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8,24(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