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及外观形态夏枯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比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蔡中齐,马鸿雁,张勉 时间:2015-05-10

  2.6 加样回收率试验

  称取已知含量的同一份夏枯草药材粉末约0.75 g,精密称定,分别按80%、100%及120% 3个水平精密加入混合对照品溶液,按“2.3”项下的方法平行制备9份,分别测定加样回收率。结果齐墩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RSD=2.72%;熊果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RSD=2.46%(n=9),表明加样回收率良好。

  3 结果与讨论

  取不同收集地药材粉末各1.5 g,精密称定,按“2.3”项下的方法平行制备,每份进样3次,进样体积20 μL,求算峰面积的平均值,计算含量。不同产地、长度、色泽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见表1~3。对照品及样品的HPLC谱图见图1。由表1可见,夏枯草中熊果酸含量明显高于齐墩果酸的含量,且各批药材之间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变化具有一致性,即熊果酸含量高的药材中齐墩果酸含量也高。各产地之间夏枯草中的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具有差异性,最高者为镇江,其次为哈尔滨,最低为广州,但所测结果均符合药典对夏枯草中熊果酸不得少于0.12%的规定[1]。

  中国药典规定夏枯草的长度在1.5~8 cm之间,本文的实验结果显示长度在2 cm左右含量相对较高。由表2可知,在同一产地的夏枯草中果穗短者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均高于果穗长者,这与“夏枯草以穗大为佳”的传统说法不一致[7]。经文献检索,探讨夏枯草果穗的长度与齐墩果酸、熊果酸含量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尚属空白,本实验提出的结果还有待实验样品数量的增加后进一步验证。

  由表3可知,外观紫红色的夏枯草果穗中齐墩果酸及熊果酸含量高于棕色者,该结果进一步印证夏枯草中熊果酸含量的高低随生长的成熟度不同存在着消长现象,以带棕红色采收为佳的报道[8]。表1 不同产地果穗的含量比较表2 不同长度果穗的含量比较表3 不同色泽果穗的含量比较

  本方法专属性较强,分离度较好,精密度良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为夏枯草质量标准的完善和提高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97-198.

  [2] 王立新,韩广轩,刘文庸,等.齐墩果酸的化学及药理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01,19(2):104-107.

  [3] 陈武,熊筱娟,李开泉,等.乌索酸的化学、药理及临床研究[J].宜春医专学报,2001,13(2):123-126.

  [4] 杜瑜,李焕德.齐墩果酸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6,17(4):305.

  [5] 徐德然,丁晴,王峥涛.HPLC法测定山茱萸及知柏地黄丸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测定[J].中草药,2002,33(11) :996.

  [6] 彭旖,王秀峰,王志刚,等. 熊果酸与齐墩果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优化[J].广州化学,2006,31(4):26-31.

  [7] 李家实.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52.

  [8] 罗目和,周日宝,童巧珍,等.规范化栽培夏枯草果穗的最佳采收期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5(1):12.

图片内容